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9218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2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 岳麓版一、选择题1.(2017四川成都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解析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军事手段谋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要,后者切合统治者争霸的内在需求,故选B项。答案B2.(2016河北石家庄模拟)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子,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

2、故其学者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A.韩非子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诸子均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解析“其学皆应时而生”说明诸子学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故C项符合题意。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诸子学说是他们实现政治抱负的手段,故D项错误。答案C3.(2017湖北黄冈模拟)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知,“义”旨在确立()A.礼仪规范 B.价值准绳C.处世之道 D.施政之

3、术解析儒家的“义”是人身相互依附关系,与材料“义以为上”“人之正路”“先义而后利者荣”相符,是价值引领,故选B项。答案B4.(2017山东临沂模拟)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解析材料“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

4、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说明孔子主张用战争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旨在维护落后的宗法等级秩序,反对社会变革,故选D项。答案D5.(2017湖南雅礼中学模拟)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选D项。答案D6.(2016重庆巴蜀中学诊断)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

5、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解析根据“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判断该学派是法家学派,法家学派主张“事异则备变”和厉行赏罚,故选B项。答案B7.(2016云南昆明模拟)论语子张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说明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人本主义 B.积极入世C.重道轻器

6、 D.经世致用解析材料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和“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体现出了积极入世的观点,故B项正确。答案B8.(2017四川南充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这表明()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 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 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解析根据“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说明了众多的当权者都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故选D项。答案D9.(2017广东清远模拟)韩非子说:“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从人才选拔角

7、度来看,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诸侯混战,群雄割据 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卿大夫的崛起 D.士阶层的崛起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割据,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阶级上,由于诸侯争霸的需求,士阶层崛起,卿大夫阶层没落,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故选D项。答案D10.(2016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A.“兼相爱,交相利”B.“无为而治

8、,与民休息”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思想家观点符合法家思想。A项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故B项错误;C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D项强调用“法术”“赏罚”治理国家,符合法家思想主张,故选D项。答案D11.(2017江西南昌模拟)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D.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解析题干“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说明韩非子的主张是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9、,故选A项。答案A12.(2017湖南株洲模拟)“关公战蚩尤”是流传较广的一则神话。据考证,该神话以片段形式散见于御祭文、类书、道藏经、笔记小说、盐法类政书、地方志书中,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这说明()A.神话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追求B.神话因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C.佛道合流颠覆社会意识形态D.研究神话叙事必须溯源而循解析“关公战蚩尤”神话故事体现了正义战胜黑暗的价值观。根据“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可知,当时人们对其体现的价值观念的认可和追求,故

10、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7山东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材料材料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

11、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欲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综合上述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答案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史料解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

12、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史料解释: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14.(2016云南曲靖模拟)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

13、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摘自论语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摘自荀子大略材料三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牟宗三(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

14、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从德(礼)刑(法)关系角度分别指出孔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法经产生的时代是春秋战国,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特征回答。第(2)问,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回答;第三小问,结合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回答。答案(1)特点:广泛吸收诸国精华;以刑法为主。原因: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维护小农经济;以法家思想为指导,重罚轻礼。(2)特点:孔子:重德轻刑(德主刑辅);荀子:刑德(礼法)并重。(3)涵义: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崩溃。原因:争霸战争;铁制农具生产力进步;变革变法;地主新阶层出现。主张: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