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4039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地理湘教考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2-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考纲导学,考纲呈现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思维导图,考点突破,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及其影响,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及其影响,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7个气压带 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6个风带 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 偏北 ,冬季 偏南 。 特别提醒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

2、北对称分布,而 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 大气环流 、海陆分 布、地形、洋流等。 特别提醒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性质有关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

3、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一、突破气压带、风带应“四抓” 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 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 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副极地低气

4、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 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4)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 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 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 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 下图所示:,二、结合气温和降水分析气压带、

5、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对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除了结合气候类型及其特 征记忆外,还可借助气温与降水规律加以分析。,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 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 温也逐渐降低。,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 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方法技巧 图示法掌握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 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 所示:,命题视角一

6、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特点 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 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B )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和读图分析问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 力。图中左侧表示7月,右侧表示1月,实线表示西风风速,虚线表示东风 风速。四地中,地位于60N附近,高度约7 km,1月和7月都是西风 10 m/s。地位于17N附近,高度8 km左右,7月为东风5 m/s,1月为西风 15 m/s。地位于5N附近,高度7 km左右,7月为东风5 m/s,1月为西风 0 m/s。地位于50N附近,高度为6

7、 km左右,7月为西风大于15 m/s、 小于20 m/s,1月西风20 m/s。比较分析风向和风速得出季节变化最 大的点是,B项正确。,C,命题视角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2.图示5个城市中 ( C )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解析 巴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带来降水;洛杉矶 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而降水多;故C项正确。图中受季风和 台风影响的城市有香港、东京和奥兰多,故A、B项错误;图中只有巴黎 为温带气候

8、,故D项错误。,C,3.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答案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 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 海面风浪小。,解析 本题以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环流对天气 的影响。N所处的海域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M所 处的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与N地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命题视角三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

9、一种天气现象。当暖 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 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C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解析 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 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C,5.夏季,S市主要受 ( D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解析 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D项正 确。,C,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 下题。,(教师用书专有)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

10、要原因是 ( D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 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 岛夏季干热。,C,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北半球重要的气压中心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 亚洲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 副极地低气压带 。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 亚洲(印度)低压 ,其切断了 副热带高气压带 。,2.季风环流,

11、特别提醒 (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命题视角一 北半球

12、主要气压中心的分布、影响及判断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 两题。,1.(2018北京文综,6,4分)据图推断, ( B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及天气、气象灾害 等。读图可知北京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根据等压线分布及数值特征 可知北京吹西北风,A项错误;甲地为低压中心且等压线密集,可能出现 强降水天气,B项正确;读图可知,极地并不是气压值最高的地区,C项错 误;台风为气旋,热带太平洋地区并没有气旋出现,D项错误。,C,2.

13、(2018北京文综,7,4分)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读图可知,此时亚欧 大陆出现高压中心,应该为北半球冬季,A项正确。,C,命题视角二 季风环流的特征及成因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 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 “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 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 下图,完成下题。,3.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 A

14、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C,解析 东亚冬季风的势力强于夏季风,冬半年的风速较大;冬季该地 为偏北风;夏季7、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于我国30N附近的 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位于29.5N附近,副高控制下气流下沉,为无风区, 故该地区盛行偏南风的时间要短于盛行偏北风的时间,全年以偏北风为 主。,4.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 图,(1)当图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 (用带箭头线划,画在下图的方框内)。 (2)指出图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答案 (1) (2)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 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 慢、降温慢);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故月平均气温3 月低于9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南亚季风的风向。当南亚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应 该是降水少的冬季,从而确定该半岛盛行东北风。(2)本题考查影响气 温的因素,其主要有太阳高度、地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本题考查 的是同一岛屿3月份和9月份的温度比较,因此只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