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94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检测粤教版必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游褒禅山记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几乎可以从一切日常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武士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游山是为了寻真,玩水是为了旷怀,郊游是为了陶冶性情,即从中发现重要的道理,于己有所思,于世有所补。让我们跟随文章大家王安石一起去游览褒禅山,去思索一个深刻的人生命题吧。美字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美文多一点欣赏欣赏他人,是一种高境界。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

2、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欣赏他人,需要具有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勇气。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惑。有的时候,这种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

3、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和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这便如同一个人经过不断努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样。在此过程中,因欣赏他人而换取的收获,远比那些在牌楼碑塔上徒受日晒雨淋的哑口无声的颂文重要。【课内挖掘】(1)坚定志向。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应用角度“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2)“志”“力”和“物”。在游山途中因轻信伙伴,半途而废,

4、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应用角度“人要善假于物”“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3)用心探索最美的风景。王安石曾经与四位朋友去游览褒禅山。在游历褒禅山的后洞时,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此时有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于是大家便随他退了出来。退出后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是一次遗憾的游览,但作者却认真反思,用心体会,得出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深刻体会,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一片更美的风景。应用角度“自信”“坚持”“志向”“成功的因素”“善始善终”“内因与外因”。【课外应用】(1)还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过他自己走过人生的一句贴心感受:“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尽吾志”即尽自己最大努力,则可以无悔矣。而“力足以至焉”而不至,则会授人以笑柄。1946年,年轻的吉米卡特从海军学院毕业后,遇到了当时的海军上将里科费将军,并踌躇

6、满志、得意扬扬地称自己的毕业成绩是全校第58名。孰料,将军竟然反问他:“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你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吗?”卡特满脸惊愕,继而,羞愧难当。后来,他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他不再在乎脚印的直或弯、深或浅,而更在乎在每一个脚印里留下奋斗的力量,洒满努力的汗水,最终成为美国第39任总统。(选自人与路)(2)丁亥仲秋,我如愿以偿地游览了位于巢湖市含山县境内的褒禅山华阳洞。游罢,印象极深,并有一种“读山如读史,看洞如观画”的美妙享受。进得山来,我最急切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与洞前的王安石雕像合一个影。对我来说,这个意义远远超过游览本身。王安石雕像雄居于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之上,身材高大,目视远方,右手扶腰

7、,左手擎一卷书,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尊雕塑是很成功的,它很好地表现出一代改革家的昂扬锐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仰望他的豪迈,我的心里蓄满了敬意之情。前行几步,来到了华阳洞的正门。这也是王安石当年的入洞口。洞的西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下第一名洞”六个朱红大字,端庄,厚重,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在未进洞之前,我先欣赏了褒禅山“石包树、树抱石”的天然奇观。你看那陡峭的山崖绝壁之上,虽不见一点泥土,却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一棵棵、一丛丛千年的古树,早已与嶙峋的怪石紧紧相依,融为一体。你不得不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啊。步入洞中,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顿觉神清气爽。风景区管理处为游人想得很周到,早已在洞壁

8、上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具,整个溶洞显得五彩缤纷,神秘莫测。我得庆幸,再也不必像王安石先生那样“拥火以入”了,也没有“不出,火且尽”的烦恼了。据导游小姐介绍,华阳洞深一千六百多米,有十大景区、一百二十多个景点,且洞中有洞,洞里有河,还可河上泛舟,移步换景,步步有景。我们在导游小姐的引领下,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轻松地游览了华阳洞,全然没有王安石的遗憾。不过,我与同游者好像并不十分尽兴,总觉得旅途中少了一些曲折和艰难,自然也少了一份征服后的乐趣。由此我想,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就像我们对于“舒适”和“快乐”的理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生活追求的人,肯定会给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就我

9、而言,手里拿着轻而易举得来的东西,总是觉得不那么踏实。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一致的一项是()A禅chn禅院禅让褒禅山B仆p 童仆 仆碑 前仆后继C观un 观察 景观 白云观D罕hn 罕有 罕见 人迹罕至解析:A项,“禅让”的“禅”读shn;B项,“童仆”的“仆”读p;C项,“白云观”的“观”读un。答案:D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尽头)B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C以其求思之深(探求)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解析:A项,“穷”作动词用,走到尽头。答案:A3下面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左

10、右欲刃相如D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解析:A项,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B项,名词用作动词,命名;C项,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D项,名词用作状语,当面。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解析:A项,“所以”表原因;B项,“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至于”是“到”的意思。答案:C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故非笑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C唯余马首是瞻D余方心动欲

11、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欺”的宾语“余”在否定语句提前到谓语的前面。A项,定语后置句;B项,被动句;D项,状语后置句。答案:C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始舍于其址址:山脚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B褒之庐冢也 冢:坟墓华山之阳 阳:山的北面C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感叹非常之观 观:景象D拥火以入 拥:拿着火且尽 且:将要解析:B项,阳:山的南面。答案:B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解析:A项,“侧”是名词作状语,C项,“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

12、名词。答案:B8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距其院东五里解析:B项,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其余作第三人称代词,它。答案:B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李光传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父高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服除,游太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召赴都堂审察,时宰不悦,处以监当,改秩,知平江府常熟县。朱勔父冲倚势暴横,光械治其家僮。冲怒,风部使者移令吴江,光不为屈

13、。建炎三年,除知宣州。苗租岁输邑者,悉命输郡。初欢言不便,及守城之日,赡军养民,迄赖以济。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溃将邵青自真州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湖两邑间,光招谕之,遗米二千斛。青喜,谓使者曰:“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独李公不疑我。”于是秋毫无犯。他日,舟过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时秦桧初定和议,将揭榜,欲籍光名镇压。上意不欲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议自息。”遂用之。同郡杨炜上光书,责以附时相取尊官,堕黠虏奸计,隳平时大节。光本意谓但可因和而为自治之计。既而桧议彻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光极言戎狄狼子野心,和不可恃,备不可彻。桧恶之。桧以亲党郑

14、亿年为资政殿学士,光于榻前面折之;又与桧语难上前,因曰:“观桧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桧大怒。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如古人。朕退而叹息,方寄卿以腹心,何乃引去?”光曰:“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章九上,乃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十一年冬,中丞万俟禼论光阴怀怨望,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越四年,移琼州。居琼州八年,仲子孟坚坐陆升之诬以私撰国史,狱成;吕愿中又告光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笔力精健。又三年,始以郊恩,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至江州而卒。孝宗即位,复资政殿学士,赐谥庄

15、简。(选自宋史,有删改)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B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C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D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答案:B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秩”,指的是变更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其中“秩”是指古代官吏的俸禄。B“进直”,指的是官员因为业绩突出,被直接提拔调任,一般限于有特殊贡献的官员。C“授”“除”,这两个词都与官职的调动变迁有关,均可理解为“授予官职”。D“赐谥”,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李光被授予的谥号为“庄简”。解析:B项, “进直”指的是官员入宫值班供职。此题也可以结合语境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