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16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蜀道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蜀道难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李白少时即显露才华,20岁到成都,写过一些描绘成都的诗,25岁时决定离蜀东游,创一番事业。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主要作品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蜀道难等。评价其诗

2、语言清新自然,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杜甫评价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背景链接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1.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古体诗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每篇句数可

3、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体,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押韵也比较自由。从对仗来说,可以全句用,可以半句用,也可全不用。2.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概念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特点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特点代表屈原离骚、李白将进酒、李贺李凭箜篌引等.文化常识1.子规意象子规

4、,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杜宇等。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仿佛说“不如归去”,哀怨凄悲,动人肺腑,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星宿星宿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课文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中的“参”指参宿七星,蜀地为参宿的分野;“井”指井宿八星,秦地是井宿的分野。 1.积累文

5、言词语,掌握文言句式。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诵读课文第一部分(开篇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危乎高哉危:形容词,高(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3)西当太白有鸟道 当:介词,在(4)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动词,飞越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可以横绝峨眉巅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或能够(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情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蜀道难行,比登天还难。(状语后置句,

6、应为“于上青天难”。)环节二:把握文意4.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5.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于不经意间渲染惊心动魄的一幕,将蜀道开通之难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夸张地打碎了人们想顺利入蜀的梦想,用神话传说的奇异色彩,突出峨眉的奇险。二、诵读课文第二部分(“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动词

7、,倒流(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青泥何盘盘何:副词,多么 盘盘:形容词,曲折盘旋的样子(4)扪参历井仰胁息 扪:动词,摸 胁:动词,屏住(5)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副词,徒然,空(6)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副词,只是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回:使动用法,使回转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愁: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3)问君西游何时还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雌:形容词作名词,雄鸟、雌鸟(5)使人听此凋朱颜凋:动词的使动

8、用法,使失色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译文: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六龙车载日而回的高峻的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译文:青泥岭多么曲折盘旋,走百步就要围绕山峰转上九道弯。(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译文:只听见悲伤的鸟儿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鸟和雌鸟相随飞翔在树林之间。环节二:把握文意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是如何写出山势高危的?答: 明确: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和神话传说直写山高,以“回川”之险衬托山势的高危。10.作者是如何以青泥岭的曲折盘桓来写蜀道的高危难行的?答: 明

9、确:诗人着重就青泥岭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借助人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眼前。11.“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诗人通过写在古树上哀号的悲鸟和月下泣血的杜鹃,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情状。三、诵读课文第三部分(“连峰去天不盈尺”至结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连峰去天不盈尺去:动词,距离 盈:满,足(2)

10、其险也若此 也:助词,表舒缓语气,无实义(3)剑阁峥嵘而崔嵬 峥嵘:形容词,高峻的样子 崔嵬:形容词,高耸的样子(4)所守或匪亲 匪:不,不是(5)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吮:动词,吸(6)锦城虽云乐 云:动词,说(7)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感叹1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砯崖转石万壑雷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翻转(2)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3)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译文: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译文:一人守住关

11、口,一万人也难攻破。(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译文:守关的将领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环节二:把握文意1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 明确: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前两句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后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四、诵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种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气势,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因而这一

12、主旨句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复沓的作用,同时对全诗感情的形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唐玄宗天宝初年,手持一把剑、一壶酒的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在皇城脚下,在铺满黄金之地,寻找着自己的匡世之梦。习惯用一双纯洁的眼睛来观照世界的李白,也用明净之心度量着长安,然而,一幕幕尔虞我诈的权势纷争就上演在诗人的眼前,一个个钩心斗角的故事就发生在诗人的身边丑陋叠加着丑陋,敲打着李白敏感的心灵,让他伤心欲绝!借着酒气与剑气,诗人痛快淋漓地呼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留下千古之绝唱蜀道难。 李白道“蜀道难”“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

13、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们佩服。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尊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2.从历史中积累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人生之路上,他顽强拼搏,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登上了辉煌的音乐殿堂。3.从现实中积累13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6岁的王娟从此失去了双腿。祸不单行,不堪压力的母亲竟投井寻了短见,随后父亲也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信。可怜的她只能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失去双腿后的王娟,并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幸遭遇而悲观放弃。她用坚强的毅力,以手代步,依靠双手撑着地一步一步地挪动,从小学读到初中,从高中考到大学,2015年9月9日,她“走”进了河南商丘学院的校园,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