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22607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谈中国诗教学案语文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谈中国诗本课话题积累一、从课本中积累钱钟书有如此渊博的学识,与其读书之认真和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是分不开的。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中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日积月累,钱钟书积累了大量的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所以在写本文的时候,信手拈来,很是自然。二、从现实中积累看似一帆风顺,其实“亚洲飞鱼”宁泽涛,其道路却充满坎坷。7岁开始练习游泳,11岁进入专业队,14岁加盟海

2、军游泳队,直到在仁川亚运会上勇夺四金,宁泽涛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宁泽涛最早主攻的项目是蛙泳,基础非常扎实,但因为他的膝关节受伤不得不改练自由泳。他学动作非常快,而且善于动脑子,喜欢琢磨,经常和教练讨论训练计划,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一路走来,宁泽涛都有非常清晰的计划。在夺得50米自由泳冠军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打破亚洲纪录”;夺得1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明年的世界锦标赛”。“宁泽涛的脑子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轻易受外界干扰。”宁泽涛的启蒙教练郭红岩这样评价他。三、从自然中积累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

3、过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它就会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就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草地之王”。原来,尖毛草用半年的时间在长根部,无声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它的根部超过了28米,积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它便一发而不可收,短短几天时间就长成“草地之王”。四、从历史中积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清。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他在写作时才得心应手,写出像热爱生命铁蹄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五、从名言中积累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4、无以成江海。 劝学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一、作者简介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家钱钟书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2年在清华结识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以后,获副博士学位。之后随夫人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

5、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受到冲击,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98年,在北京逝世。作品:学术著作管锥编谈艺录宋诗选注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二、背景回放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

6、之一。三、相关知识关于中国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2)诗歌的分类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两大部分。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3)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边塞

7、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咻咻(xi) (2)精髓(su)(3)赝品(yn) (4)睿智(ru)(5)梵文(fn) (

8、6)狡黠(xi)(7)轻鸢(yun) (8)犬吠(fi)(9)颦蹙(pn c) (10)遥思远怅(ch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数sh (2)咽yn(3)薄b (4)秘2语境辨析法(5)黄瓜富含维生素C是尽人皆知的事,然而黄瓜还有一些鲜(xin)为人知的“秘密”每100克新鲜(xin)黄瓜中的维生素C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皮、籽、混合、肉。(6)据说这个地方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撩(lio)人心魄,令人遐思,追寻踏访,刚刚到达,眼前的景色即刻撩(lio)起我们激动的心情。二、写准字形(1)辩 (2)(3)绕 (4)(5) (6)三、用准词语(一)明确词义(1)一蹴而至:同“一蹴而就”,形容事

9、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2)数见不鲜:即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觉得新奇。(3)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4)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亦写为“荡气回肠”。(5)拔木转石:拔出树木,转动石头。形容力量巨大。(6)惊天动地:既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可以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辨析正误新编历史京剧瑞蚨祥剧情大起大落,惊天动地,困难中的坚守,煎熬中的宽容,让人感叹至深,回肠荡气,是一部近代传奇史诗剧中不可多得的奇葩。辨析:“惊天动地”使用对象错误,常用来形容声音、声势或事业,不能用来形容人、戏曲等,此处可以更换为“感人

10、肺腑”。(二)易混辨析1辨别vs鉴别填一填 如何辨别紫砂壶泥料是否纯正?过去有一种鉴别紫砂方法,说拿一根火柴在壶身上划,只要能打出火来的就是真的,不然就是假的。辨一辨 鉴别:指对某个事物仔细审察,判断真假、好坏,只能用于事物,常与“文物”“笔迹”“香花”等搭配。 辨别:指对多种事物加以分辨、区别,主要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比较,予以区分,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妨碍vs妨害填一填 为逃避值班交警检查,王六竟将两名值班交警撞伤后逃离。9月29日,河南省罗山县人民法院对这起妨碍公务案进行了公开宣判,依法判决被告人王六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辨一辨妨碍:指给

11、人或事物造成一定障碍,对象常是工作、学习、进步、交通等。 妨害:指使事物受到损害,对象除了工作、学习外,还可以是革命、和平、团结、健康、安全等。3情调vs情趣填一填 当今画坛的人物画创作,有些艺术家在探寻个人的笔墨情趣,追求作品的戏笔情调,而戴先生则以为民族立像,为历史留真的精神投入绘画之中。辨一辨 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趣:指性情志趣;指情调趣味。明大意本文是一篇演讲辞。作者以幽默睿智的语言,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列举和对比,对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阐明了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特征: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富于暗示,笔力轻淡,词气

12、安和等。同时对中西诗本位思想提出批判,表明了研究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理脉络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文开头第一句话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对应考点:开头的特点及作用答:_参考答案:用一个设问句,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起听众注意,同时也引出下文作者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为展开全文做了铺垫。二、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如何理解文中“早熟”“早衰”的含义? 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答:_参考答案:“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产生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3“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

13、的空中楼阁,这是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这句话有何含意? 对应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答:_参考答案:这个句子用“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巧妙地比喻了中国艺术和思想体构的“高”,也写出了它没有什么根基。三、阅读课文第3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第3自然段“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两句话有何含意?对应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答:_参考答案:这两句话里,作者用“闪电战”“轻鸢剪掠”形象地写出了阅读中国诗的“快”和中国诗的“短”。5阅读第3自然段,如何理解“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