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1490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设计川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苏联在20世纪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走上现代化之路。 2、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3、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弊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据资料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培养归 纳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讨论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苏联的建设成就,认识在探索社会

2、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2、 通过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教材分析 十月革命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向苏俄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对此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斯大林又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本课第一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讲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历史作用;第二目“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讲述苏联通过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三目“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教学重难点】 重

3、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 难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师:大家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吗?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一系列

4、非常性政策。生2:后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经济政策出台师: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了。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师:你们的意思是不是新经济政策要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生:应该是吧!师:既然这样,如果苏俄刚刚建立就实行新经济政策,那不是更好吗?生:(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生1:我了解的情况是:长期对内对外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正像列宁描绘的那样:“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物资短缺的现实,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原因。生2:是迫

5、于战争和经济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苏维埃政权起了巨大作用。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列宁推出的新经济政策的呢?生:(学生讨论) 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合国情,长期实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生2:所以列宁说:“我们现在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师: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新经济政策允许社会主义的苏俄有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形式,就连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 生1:我想,这大概就和我们国家

6、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相像吧。 生2:只要适合当时的国情,符合人们的需要就可以肯定。 生3:学习了新经济政策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列宁这位革命导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他敢为天下先,有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把革命理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师小结: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因此,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

7、情决定的。这就说明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必须加以调整,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间是1921;: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可由自己支配和交易,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恢复了国内自由贸易,活跃了流通,刺激了生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3、 苏联的成立 自主学习。 背景:十月革命胜利

8、后,俄国各族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纷纷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共和国。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各族人民的团结进一步加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各共和国联合起来组成苏联。 成立时间及最初加盟国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又增加到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内容并把示意图说明填到图表当中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547年1917年)、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简称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9、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1922年1991年)(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1、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总路线及两个五年计划 展示图片。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农业,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1925年12月苏共(布)“十四大”制定了工业化的总路线。从1928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起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斯达汉诺夫运动” 师:斯达汉诺夫是顿巴斯煤矿的采矿工,1935年,他以冲天的劳动热情在6个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内采煤102吨,超过定

10、额13倍,创造了风镐采煤的世界记录,表现出苏联工人高昂的建设精神。随后,全国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三)、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1、学生看书,了解斯大林模式 2、师总结: (1)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确立。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 的形成。 (2)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 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 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3)斯大林模式在

11、政治上的特点 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里,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结构,民主和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3、讨论:我们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师总结: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之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的误区。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误区。此外,我们还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斯大林及其模式。 【布置作业】 1、思考: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2、我们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较强,讲解时可以联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对比。同时,为方便学生理解,可结合事例加以讲解,要理论和实例向结合,使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理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