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1382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一,二,三,一、虎门销烟 1.背景 (1)工业革命开始后,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概况 (1)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2)1839年,林则徐将缴获的英美走私贩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 英国政府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一,二,三,材料解读 林则徐在晓谕外商的文告中称:“现在先以断绝鸦片为首务,已另谕夷人将趸船所贮数万箱鸦片悉数缴官,并责令签名出其汉字夷字合同甘结,声明嗣后永不敢带鸦片,如再夹带,查出,人即正法,货尽

2、入官。” 上述文告表达了怎样的要求?林则徐是怎样将上述文告的要求付诸实施的? 提示:要求洋人将贮存的鸦片交给官府。外国商人被迫呈缴鸦片后,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一,二,三,二、鸦片战争 1.经过 (1)开端: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并攻占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结束: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一,二,三,2.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一,二,三,三、战火再燃,一,二,三,自主思考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产生了

3、怎样的影响? 提示:转变:由对抗到逐步勾结。影响: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互动探究 (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力图禁绝”鸦片贸易的原因。 (2)史料中所谓的“世界大势”指的是什么?

4、 (3)据史料,分析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提示:(1)防止白银外流,维护封建统治。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3)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实现其通商的要求。,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1)鸦片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 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发达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具有打开中国大门的物质条件。 19世纪,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具有了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2)开辟中国市场以满足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随着工业资本主

5、义的发展,英国虽然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居首位,但由于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和清政府闭关政策的影响,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的销路不广,英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困境。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的禁烟运动使英国靠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的希望化为泡影,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成为英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英国的鸦片集团和棉纺织集团为了扩大和维护既得利益,成为侵华战争的主要推动者和主要策划者。,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例题】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不包括( ) A.英国商品的

6、质地远逊于中国B.中国政府对外实行防范政策 C.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英国对中国商品有大量需求 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的英国有强烈的输出商品的愿望,然而在对中国的贸易中,英国的入超地位不符合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打开中国市场成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迫切愿望。 解题指导: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在迅速推进,其工业品与中国的手工业品相比,在质量上明显处于优势。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1 2 3 4 5 6 7 8 9 10,1.导学号689700541839年,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说:“夷兵除枪炮外,击刺

7、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表明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 ) A.已深刻认识到中英之间的差距 B.找到了抵御英国侵略的正确方法 C.对中英战争有盲目乐观的态度 D.为欺骗皇帝故意夸大中英的差距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林则徐认为英国士兵“屈伸皆所不便”,不适宜进行陆战,中国可以战胜英国。这实际上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下清朝士大夫的盲目乐观态度。 答案:C,1 2 3 4 5 6 7 8 9 10,2.据美国作家丹涅特观察,鸦片战争前,“大量的烟土从伶仃洋的趸船上,由插着高级官吏旗帜的船只,运到岸上,其中包括粤海关监督与两广总督在内”。这

8、反映出鸦片贸易的盛行( ) A.与中外关系的和好有关 B.是腐朽官吏同外国人狼狈为奸的产物 C.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D.在事实上宣告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局面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3.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上述规定出自于(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附件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内容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它出自南京条约的附件。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4.右图是英国随军画师描绘的英军首次侵占香港岛的场景。这幅画问世的时间应不早于( ) A.1840年 B.1841

9、年 C.1842年 D.1843年 解析:1841年初,英军侵占了香港岛,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5.有史学家在评论中英南京条约的某项内容时说,它“使得英货可以大量倾销,例如棉毛织品的输入量在战后二年内增加了五倍两广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害无尽,人民生活愈益穷困”。上述评价针对的内容是( ) A.中国向英国赔款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解析:在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是协定关税。通过协定关税,英国大大降低了输华商品的成本,增强了其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

10、案:D,1 2 3 4 5 6 7 8 9 10,6.凡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发生“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上述规定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附件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出自南京条约的附件。因此,B项正确。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某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割归”。“”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机在北方大肆掠夺中国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答案:D,1 2

11、 3 4 5 6 7 8 9 10,8.导学号68970055与下图中的内容相匹配的条约是( ) A.中法黄埔条约 B.中法天津条约 C.中法北京条约 D.中法新约 解析:中法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法国赔偿军费白银800万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1 2 3 4 5 6 7 8 9 10,9.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某同学用一幅漫画(下图)展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探究: (1)为什么南京条约签订时,中英两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2)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处于劣势的根源是什么?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被动挨打,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警示?

12、,1 2 3 4 5 6 7 8 9 10,参考答案:(1)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向英国屈辱求和。 (2)清政府政治腐败,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已落后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增强国力,民族才能振兴,才能在国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1 2 3 4 5 6 7 8 9 10,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对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一直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 1849年,英国在华外交官阿礼国曾上书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文翰说:“我们的政策就是面向那些必然引起改变现状的纠纷,制造那些纠纷,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利益。” 中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一,谈谈对材料二“试图获得更多的利益”的理解,指出材料二中阿礼国上书的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1 2 3 4 5 6 7 8 9 10,参考答案:(1)现象:英国对华贸易呈下降趋势,鸦片战争未能彻底打开中国市场。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2)理解: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本质: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蓄谋已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