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6.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0717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树》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那树》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树》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树》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6.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树教案(新人教版九下)16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正如歌中所唱的,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安慰。树的价值远远不止如此。这节课我们共同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出示课题:那树二、走进作者:(屏幕展示)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生字词

2、语:(屏幕展示)让学生齐读2、用简明的一段话讲述那树的故事3、引导讨论:那树有许多特点,也有不少美好的品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提示:()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4、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提示:区分不同的人对大树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2、如:“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的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

3、一排一排挨过来。”能说说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类文明发展速度之快呢?(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2、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请同学们用破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并朗读;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在这里作者把树当作什么来写?从哪里词语可看出?4、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这棵大树是有灵性的,它预知到自己的结局,它先告知了体内的蚂蚁,请你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什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扮演蚂蚁和大树两个角色,把离别的场景表演出来,一会我们请同学上台模仿。五、合作探究、理解主题: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树的一生,想一想这棵可爱可敬的老树为什么

4、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呢?仅仅是因为那一场交通事故吗?作者通过那树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那么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来处置这棵老树?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作为人类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对自然与文明,又该有怎样的态度呢? 1、大树不在,风沙如何遏制?大树不在,鸟儿何处安家?大树不在,人类任何呼吸?七:小结: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到文明带来的种种方便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明是一把双刃箭,“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化工原料和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清是秀,牛羊遍野“,处在文明与自然之间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完全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只是要看我们怎么走。八、布置作业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写一段话给他们,字数200字左右。附:板书设计: 人-和谐相处-树喜欢利用 庇护奉献抱怨嫌弃 忍辱负重毁灭遗忘 引颈受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