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0709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课标内容: 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学习要求:,了解古代商业的出现;概述“市”在历代发展和商业都会崛起的史实;了解古代货币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征。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战国策齐策一,行人车辆往来拥挤,居民生活富足的繁华景象。,1、战国策描写了战国时期齐国都临淄怎样的景象?,2、封建城市的繁荣是古代经济中哪一经济结构繁 荣的主要表现?,商业经济,3、商业经济的繁荣除城市繁荣外还有什么表现?,商旅贸易频繁;市场的繁荣;货币融通方便等

2、等。,在临淄的道路上,车轮撞击着车轮,人与人的肩膀互相摩擦,连起人的衣服来能够形成帘子,举起袖子来能够形成大幕(挡住天),出的汗可以挥洒成雨,家家家底丰厚富裕,志气高扬。,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总结及练习,商品明码标价,秦,商业城市开始兴起,商代初步发展;西周交易活动频繁;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先秦,商业都会,“市”的发展,商业繁荣,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旅活动频繁),1、汉代:,乡村商业活跃,商运活跃,2 唐代:,3 宋元:,4、明代:,商旅往来频繁,长途贩运发达,出现会馆、商帮,(阅读归纳古代各朝各代商旅活动的特点),商人的由来

3、,古代商族始祖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 经常率领很多奴隶,贩运货物到远处去做买卖。 以后,做买卖成了商族人的主要谋生手段之一。 周朝建立,商王朝覆灭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商族人地位每况愈下,于是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跑买卖的人称作“商人”。,乔家大院,晋商史话,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 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 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4、商业会馆为商人自行组织的商业 公所,左图为清代旅居苏州的山西商人兴建的“全晋会馆”。,徽商的辉煌,“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 (唐)元稹: 估客行,思考:商业的发展给古代中国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 加强各地区及中外经济交流; 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山西商帮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

5、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明清十大商帮,二、“市”的发展,明码标价,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草市形成,政府管理(草市尉),草市普遍,唐初“日中而市” ;后期夜市繁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区繁华,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赵国的都城邯郸,楚国的都城郢都成为当时著名而繁华的商业中心。,情景解读1:城市的由来,“市”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你能说出古代“市”(经济中心)和“城”(政治中心)分布的特点吗?,“

6、市”的发展,2、你能从木兰辞这首诗歌里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活动的主要特点吗?,商业活动受空间限制,1、古代的“市”是什么场所?,商品交换的场所,情景解读2:,情景解读3:,你从唐都长安和宋都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中发现其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一:周易系辞有“日中为市”。唐朝初期仍然有“日中而市”的古风,材料二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晚唐朝诗人)杜荀鹤),情景解读4:,材料三: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

7、现在哪里?,唐代后期和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南宋市镇续有发展。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有15个市镇,今人考证尚不只此数。又宝庆四明志记鄞县有市镇18,慈溪县有16,定海县有l3;景定建康志记全府有淳化等14镇、汤泉等20余市。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市镇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情景解读5:,材料反映古代商业取得怎样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市镇”由“草市”发展而来,它的出现表明春秋战国以来哪种商业布局被完全打破?,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的局面被完全打破。,1) 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早期的“市” 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8、,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日中而市”;坊市分开等。),2、“市”发展的阶段特征,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三、商业都会的掘起(阅读自主完成,并思考商业大都会的崛起冲击了古代怎样的商业中心布局?),1、战国时期:,都市商业集中,2、新朝:,大都会有,长安和“五都”,控制市场物价的官员称,“五均” 官。,管理市场的官员称,“ 五均司市师”,表明,全国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南北朝:,著名商业都市有江苏的 、浙江的 等。,4、唐朝:,长安、洛阳,最繁华。,

9、广陵,也是“雄富冠天下 ”,后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超过长安和洛阳,称“扬一益二”,5、宋朝:,汴京,最繁华。,定期举行的,庙会集市,商贾云集,6、清朝:,苏州,“甲富天下”“地值寸金”,为四大名镇,建康(南京),山阴(绍兴),汉口,佛山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皇都胜迹图(明),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1、货币形态:从多样到统一,(贝型多样化统一的圆形方孔圆形),4、货币 从单一到并行,(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同时以钱为辅,形成了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货币的发展,2、货币材质:从天然贝质到金属货币再到 纸币,3、货币发行权: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商品经济(商业经济)发展

10、的结果,汉武帝统一铸五铢钱,秦统一货币,北宋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纸币流通空前兴盛,商代货币“贝”,明代普遍通行的银元,康熙通宝,材料一:,钱庄,1、根据材料你能说说中国古代贷币的演变趋势吗?,材料二,2、推动中国货币演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商品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请思考:,从贝壳到铜币、金银再发展到纸币,趋势是越来越轻便。,战国秦汉时期快速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缓慢发展, 隋唐时期恢复繁荣, 宋元时期突破旧制, 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发展阶段,请思考,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

11、的物质基础,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政策,金融,交通,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商业发展特征,1、起源早,内外贸易发达,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繁荣。 2、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3 商业经济并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 4、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课堂小结,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旅活动见证了古代商业的繁荣,2、历代“市”的发展:,突破了“市”受制于“城”的局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3、商人的活跃(课外阅读),4、商业都会的崛

12、起,建立在农业、手工业繁荣之上,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下),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p普,广大之意。”,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会馆,唐代,宋元,汉代,远古时期,明清,请将左边的的历史现象与右边的年代连线,并对历史现象加以解读。,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答: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意义:“草市”这种民

13、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课后习题:,(2011佛山市质检)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是“赶集”。选项A、D分别是早市和夜市,一般没有日期限定,选项B不符合材料,三项均排除。选项C“草市”是乡村定期集市,符合材料,是正确选项。 答案: C,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

14、城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C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解析: 从我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来看,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答案: C,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解析: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反映了夜市的繁荣。唐朝后期,夜市出现,说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 A反映了整齐划一的城市布局,B说的是草市,D反

15、映了政府对市的严格限制。 答案: C,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 B. C. D. 【答案】B,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答案】D,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 )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答案】C,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