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0696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6一、教材概说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47年写的散文谈生命安排在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课文以“春水”“小树”为喻,生动地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知识目标:1 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3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能力目标:1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2 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情感

2、目标: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 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二、教学方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读,感悟本文语言优美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三、学法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

3、于达到不教”的目的。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2、小队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将全班分成六个小队,进行小队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四、教学评价1.师生共同点评:每一个竞赛环节之后,都要先同学点评,后教师小结。2.小队竞赛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队合作学习,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队竞赛积分榜”进行评价。学生在每个竞赛环节,都可以在回答问题后为该小

4、队加上分数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队积分情况,总分第一名小队队长发表获奖感言,总分最后一名的小队全体队员写简短的书面说明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学文环节和习文环节。学文环节也就是课前,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预习的效率,我采用分队分级的方法布置学生自学,上课时同级别的队员进行竞赛。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学写”等六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3分钟)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

5、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世纪老人冰心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设计意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二)文章写了什么概括内容(10分钟)1.分队朗读(一读课文)2. 首先,我以读课文第一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切入,请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并在朗读中寻找:文中说生命像什么?通过这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竞赛:每队A级同学到黑板上写层次关键词。每队B级同学点

6、评,教师总结,并针对书写、内容及点评者的表达分别给A、B两级队员打分,计入小队竞赛积分表。参考关键词:像、水、树、总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怎样写的分析结构(5分钟)1.教师范读(二读课文)2.教师结合学生演板分析。第一层(头两句话):提示话题。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第三层(“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第四层(最后部分):总结全文、阐发这里。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四)为什么这么写归纳中心(5分钟)1.竞赛朗读课文(三读课文)2.竞赛

7、:每队C级队员在黑板上归纳中心思想,D级队员点评。教师讲解并给C级和D级队员打分。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思想上把握文章,领会文章主旨。(五)文章写得怎么样总结特色(10分钟)1.学生齐声朗读(四读课文)2.竞赛:每队E级队员演板,找关键句、表达方式或修辞用法,说说其作用,F级点评,教师讲解并评分。例句:(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

8、运行。(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六)怎样学写学列提纲(7分钟)1. 你觉得应该怎样感谢生命,对待生命?2G级演板,H级点评,教师讲解并评分。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遇到的一些挫折和磨难,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自己变得坚强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能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学会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七、总结(5分钟)1.总分第一名队长发表获奖感言2.总分最后一名全体队员写书面说明,分析情况、总结得失。以上就是我对教学程序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考虑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问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注重文本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感受情感。板书设计: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谈生命 哲理美、情感美(生命生长,流动;感谢快乐、痛苦)语言美(灵动、蕴藉、反复、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