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6391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由于 人类活动 或 自然原因 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类型,-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

2、关,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 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 ) A.淡水枯竭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破坏D.气候变暖 2.该岛发展耕作业的制约条件主要是( ) A.劳动力过少 B.热量过低 C.地表过湿 D.地势过低 3.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 D.人类破坏,答案,解析,-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原理 (1)箭头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

3、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箭头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3)箭头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恶性的反作用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表现,-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13-,

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主要水体环境问题,-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方法技巧分析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和分布。 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成因。 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滥

5、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随意排放有害物质等。另外,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分析后果与危害。 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

6、了重大影响,在回答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遗漏。,-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等。 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

7、、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

8、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3)(4)题:,-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

9、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0、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定义:既满足 当代人 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 生态可持续能力 、 社会公正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 各种需要 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 生态环境 ,不对 后代人 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 公平 的观念、 环境 的观念、权利的观念。,-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目的:减轻人口对 生态环境 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 发展 的

11、关系。 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转变发展模式。,-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提示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协调人地关系 个人

12、参与:维护生态平衡 ,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广东惠州一模)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据此完成第12题。,常考图形,-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对“稻鱼鸭系统”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 A.气温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2.“稻鱼鸭系统”产生的效益有( ) 农产品品质优良 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一年三

13、熟产量大 增加了土壤肥力 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A. B. C. D.,答案,解析,常考图形,-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常考图形,-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方法技巧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

14、济条件来进行。 (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

15、业化经营。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对外开放。,-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5)区域协调发展: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3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在下列经济

16、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常考图形,答案,解析,-3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8浙江选考,2021)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据此完成第23题。,-3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产品种类 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 B. C. D. 3.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 ) A.青海省 B.河南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答案,解析,-3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6江苏卷改编,2324)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