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6327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1 作家简介,2 掌握生字,3 聆听朗读,4 学习课文,5 思考练习,6 课外拓展,有关孟子和孟子,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

2、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给下列红字注音:,(),(),(),(f ),(),(z n g),课文朗诵,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田野之中被起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起用 。,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举于海,图为孙叔敖除去两头蛇的传说,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运

3、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身上,一定 先要使他的心意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 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 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现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

4、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便常常会被消灭。,本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 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足以使人

5、灭亡的道理了。,文章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四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第二部分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第三部分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曾 通“增”,增加 衡 通“横”,梗塞,不顺 拂 通“弼”,辅弼,辅佐,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一词多义,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 发闾左谪戍渔

6、阳,-兴起,被任用 - (花)开放 -表露,表现 -征发,发,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国都 -国防,国,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 出狱后,发奋著书完成史记。鲁迅称 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困难越

7、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名人名言,总结: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课后思考:,文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

8、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个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教学相长,礼记,jio xu xing zhng,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9、“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为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礼记在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虽:即

10、使 。)( 佳肴:美味的菜肴。,弗食,(弗:不)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名词用作形容词。虽有至道至道:最精妙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善:好处,形容词用作名词。)也。,解释,【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困:(受到)阻碍,不通,指知识不够用,难以应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强qing:自己督促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 相长:互相促进。,解释,【译文】 因此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了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

11、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己督促自己。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语法现象,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虽 古:即使 今:虽然 2.不知其旨也 旨 古:味美 今:意义 3.虽有至道 至 古:到达了极点 今:到 4.教然后知困 困 古:(受到)阻碍,不通 今:困难 5.教学相长也 长 古:促进 今:增长,特色赏析,本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文章开头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并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圈划重点词语,背诵课文,嘉肴,旨道,弗,食,学,不知其,旨,善,一、,二、,学,知,不足,教,困,自反,自强,三、,教学相长,引出议论,具体议论,得出结论,对照板书背诵课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