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7273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pptx(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 2016.12,高三后期备考策略,暨尖子生培养策略,2,备考后期,是教师指导备考的关键期,备考后期,是学生复习迎考的攻坚期,备考后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期,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的重要性,高三三轮次备考的定位,教师在备考中的关键作用,把握高考方向; 精选试题训练; 能力突破提升; 归纳总结提炼;,(二)专题突破,考教练相结合,(三)问题导向,提高课堂效率,(四)精选习题,有效进行训练,(一)研究高考,把握命题方向,(五)科学有效,培养优秀学生,(一)研究高考,把握命题方向,1、研究影响2017年高考命题的几份文件,2016年2月: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2016年第

2、二期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10月: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2016年10月11日中国教育报 2016年10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9,做法:一“做”、二“比”、三“找”、四“研”,2、研究高考命题的规律,“做”考题,不能仅仅把高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一看材料维度; 二看题型变化; 三看知识广度; 四看能力要求;,高考研究的主要视角:,“比”考题,对比历年高考试题 找共性、找趋势 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找规律、找变化 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还原命题双向细目表,对选出来的试题进行反思与反复研究。认真研究高考参考答案与试题背景

3、材料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思路和方法。,看答题的角度 看知识的运用 看语言的表述 看评分的细则,“研”答案,13,(1)引导考生明确采分点,评分细则的作用有二: 一是对评分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二是制定明确的采分点。 一般来说,评分的基本单位是1分,但大多数试题赋分都不止1分,这就需要明确规定采分点。如果一个试题赋分为3分,那么可能这个试题的答案从3个方面解答,或分3点解答,或分3个步骤解答,或由3个层次解答,或需3句话解答。评分细则就要把这些东西都量化出来,具体规定下来。 考生了解了采分点原理,在解答时大致就知道了该答什么、该如何答。只有针对采分点,才能得满分。如果是一个

4、3分题,考生只答了1个方面,或1个点,或1个步骤,或1个层次,或一句话显然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宁可多答,不要少答。,分数是阅卷老师“批”出来的,14,(2)引导考生掌握答题范式或术语,评卷老师的“偏爱范式和术语倾向”。,所谓“范式”,就是解题的过程和步骤的规范的格式。理科的计算题都有范式,理科的解答题和文科的简答题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我们常说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最后总结什么。,所谓“术语”,就是为学科而产生的专用词语、为学科教学产生的专用词语。,(二)专题突破,考教练相结合,后期复习备考要避免的现象,考完就讲、 讲完就考, 头疼医头, 脚痛医脚。,忙乱,计划不强, 方向不明, 问题不清, “东

5、一枪,西一炮”,盲目,学生在徘徊 教师在等待,放任,后期复习策略选择的原则,统筹规划,专题突破 问题教学,考练结合 系统建构,重点突出,模拟考试 专题测试 题型训练,学生错误,提炼共性问题,确定补漏专题,专题教学,专题训练,预设专题,明确后期复习的着力点,专题、板块载体 思路、方法重点 熟练、规范增分点,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第二部分 能力技巧板块 第一专题 古诗文及文化经典专项突破 第二专题 现代文阅读专项突破 第三部分 写作专项 作文训练一 思考生活 作文训练二 哲理思辨 作文训练三 道德品行,语文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知识专题 不等式 函数与导数 数列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解析几何

6、立体几何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解题方法专题 高考中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中填空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中解答题的解题方法,数学思想专题 高考解题中的数学思想 高考解题中的数学能力 数学文化专题,数学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专题1 名词和动词(短语) 专题2 形容词和副词 专题3 动词时态和语态 专题4 非谓语动词 专题5 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 专题6 介词和连词 专题7 代词和冠词 专题8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专题9 特殊句式和情景交际,英语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第二部分 能力技巧 专题1 完形填空 专题2 阅读理解 专题3 补全短文 专题4 短文改错 专题5 书面表达,物理学科的专题

7、复习设计,知识篇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技能篇 选择题题型应对策略 反应原理主观题型应对策略 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型应对策略,第一部分 知识与能力专题 专题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 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 专题三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 专题五 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七 生物学与STSE 第二部分 方法与技巧专题 专题八 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专题九 实验实

8、习和研究性课题,生物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第一部分 专题1 中国传统文明的形成-先秦 专题2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 专题3 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 专题4 中国传统文明的衰落-明清 专题5 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专题6 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专题7 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专题8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9 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10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罗马 专题11 西方近代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 专题12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 专题1

9、3 二战前的世界-社会主义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变化 专题14 二战后的世界-当代世界的发展与局势,历史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第二部分 专题15 新题型示例 专题16 能力与技巧 专题17 史观与素养 专题18 国内外热点,地理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第一部分 知识篇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第一讲 地球运动原理和规律 第二讲 大气运动原理及规律 第三讲 水体运动原理及规律 第四讲 地壳及地表物质运动原理及规律 专题二 地域差异的特征及成因 第五讲 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特征及成因 第六讲 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结构及区位分析 专题三 人地关系的问题及协 专题四 区域及其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 技能篇 专

10、题五 定位与定量分析 专题六 地理图表分析 专题七 地理解题技巧 第三部分 热点篇 专题八 热点透析,1.知识专题 经济生活:基本经济理论 政治生活:国家和国际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生活:文化的作用及发展、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热点专题 根据一年内社会热点概括8个左右的热点专题,用问题切入的方式进行热点解读。,政治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三)问题导向,提高教学效率,30,高三后期的教学应秉承的理念,以学定教,问题导向,能力立意,以考纲为标准 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 以训练为主线 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目标,后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科知识方面,基础

11、知识还不扎实。 知识点呈散点分布。 部分知识出现遗忘。,学科能力方面,审题能力普遍不足。 提取信息能力不足。 理科计算能力欠缺。 文科表述能力欠缺。 答题规范存在问题。,考试技巧,学习心态,激情不够 松懈放弃 紧张焦虑,学生答题常出现的问题(高考阅卷的经验) 书写字迹不佳(最佳字体?) 答题位置超出扫描切割区 学科专业术语书写错误 口语化答题 答题没有逻辑顺序,高考学生丢分因素分析,(1)阅读能力的不足 考生的阅读能力即审题与读题能力不足,不能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近年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比较突出。其中文科占失分总量的1/2左右,理科占失分总量的1/3左右。,34

12、,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等思维和论证的能力不足,仍然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这在理科差不多是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文科则在主观题的表现尤为突出。,2、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欠缺,35,高考作为一种书面考试,其非选择题部分,最终是体现在应试者的书面表达。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足,仍然是各学科不可小视的一个重要失分原因。 文科答卷主要表现为废话太多,词不达意; 理科答卷多表现为步骤不完整和表达不准确。,3. 书面表达水平不高,4、答题方法和技巧不足 在试题形式和评卷规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答卷规范和答题技巧直接影响到得失分。 主观题由人工评阅,考生落实到卷面上的答案与评卷规则和

13、阅卷思路、习惯越吻合,得分的机会就越大。,第一种:演绎式教学思维基于知识的梳理,先讲解概念、定理、公式,带着学生应用公式解析题目,最后,让学生做作业。,高三后期复习课的教学思维及模式,从学生做题入手,生成问题,激发思考。,归纳方法、思路、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变式训练。,第二种:归纳式教学思维基于能力的培养,“先考后教”的教学模式,1、要“精讲”,不能“无的放矢”;,“三讲”与“三不讲” “三讲” 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 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 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 “三不讲” 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 过偏的问题(不符合

14、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 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零散知识集团化 集团知识结构化 专题考点题型化 同一题型规律化,专题,题型(考查方式),解题与答题,2、要“梳理建模”,不要“凌乱散打”。,教师要善于在梳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做到“题型建模”;,3、要“思维过程”,不要简单“呈现结果”。,一般人认为,思维是隐性的,只能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或者做大量练习来获得。这是一种误区。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通过分解来使思维程序显性化,提供给学生一个又一个清晰的思维路径;再沿着这一路径,不断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思维的程序,最终再把这些程序归于隐性,学生就基本掌握了思维的方

15、法和技能。,43,给老师的建议:教师体验答题过程,可以精选试题。 讲评答题思维过程。 总结答题规律和如何审题等。 抓住解题过程中的重难点,4、要“让学”,不能“包办”;,见解让学生(自由)讲 实验让学生(亲自)做(设计) 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 思路让学生(自己)悟 规律让学生(反复) 找 总结让学生(自己)写 ,“三先三后”就是指: 先预学后上课; 先复习后作业; 先练习后总结; “两小结”是指: “一日三清”“放电影”回忆法; “一周一结”。,“三先三后两小结”学习法,错题本 笔记本,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总结的习惯,(四)精选习题,有效进行训练,47,训练效果不佳的原因,学生没有时间进行

16、知识的“内化”“梳理”。,练习“上难度、加密度”,使学生处于长期深度疲劳。,忽视学科特点,一味“做练习题”,该要更多进行训练学科没有时间和空间训练。,会做的天天做,不会做的没有时间没有足够的好题做。,有效训练的三原则 在“学习最近发展区”训练; 训练要有明确目的与目标; 分解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训练(主)。 提高解题能力,进行题型训练(主)。 提高应试技能,进行题组训练(主) 提高实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辅)。 提高答题速度,进行限时训练。,二轮复习的训练方式,理科更侧重训练的数量,文科更侧重训练的质量,综合卷的仿真训练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 各地新题重组训练 每日做题感觉训练,三轮及考前状态调整,关注“答题素质”的训练和指导,强化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 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