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阳罐的古城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72700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阳罐的古城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阳罐的古城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阳罐的古城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阳罐的古城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阳罐的古城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1白阳罐古城墙赖明友 撰稿白阳罐是白岩山的主峰,海拔800多米。白岩山位于重庆市云阳县西北部,跨养鹿、渠马两个乡镇,与开州临界。白岩山虽然不高,但主峰地势十分险要,四面悬崖,北边叫白岩,笔直险峻,有100多米高。白阳罐有古城墙,全部用石头砌成,有四道城门,分东西南北。唯有通过四道城门才能上山顶,在明清时期这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故事。明朝灭亡,清朝兴起,我国南方很多农民不服,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举起了起义大旗,诞生了一支支农民起义军。其中湖南有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叫林方亮,他率领起义军横扫清军的阻击,直奔北京,清军组织了强大的军队剿灭。起义军一路北上,势不可挡。林方亮与赵二娘

2、两支起义军在湖北会师,力量更强大了,已对清王朝构成了威胁。当起义军一路拼杀进入下川东时,得到前方快报,清王朝派大军南下剿灭起义军,前方起义军阻挡不了清军纷纷败退。林方亮思忖着,清军是起义军的好几倍,一场恶仗即将打响。他多方考察地势,选择了白岩山,决定驻军白阳罐,做好战前准备。广积粮,修城墙,造火药,建水池。防御工事快要完工,清军席卷而来,把白岩山包围得水泄不通,时达几个月之久。白阳罐因四面山壁险峻,城墙高耸坚固,起义军把守城门严密,清军无法取胜,损失还不小,起义军却毫发无损。清军多次进攻不成,清朝皇帝还派丞相前来白岩山督阵。起义军很有智慧,把制造的暗器装在城门上,清军发起进攻都被万剑穿心掉入悬

3、崖,清军不敢进攻。两军对峙了很久,清军不退,这也不是个办法,该怎么办?起义军又想出了新招,造土炮。那时没有钢铁制造炮筒,就用直径50多公分的老青冈木做炮筒,用上火药和生铁丸,炮击清军。白阳罐上占了绝对优势,起义军做出突围的迹象,引出清军,清军全部暴露在平地上。起义军用上土炮,装上火药灌上生铁丸,一发炮弹打出,吓得清军屁滚尿流。据说这一炮穿过七梗田坎,威力之大,把木炮筒也打爆了,清军还是不退。起义军就用第二套方案,把竹席卷成炮筒,用锅烟墨和木炭粉调水糊黑假炮筒。用人工喊着号子抬,架在城墙上,把清军吓破了胆,赶快撤退几十里,清军总部住开县。起义军乘机突围北上,与陕西的起义军会师。今天我们看到断毁的古城墙,无不为之感叹!这是人民的智慧,是白岩山的杰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