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337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8.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题 二,大气的运动规律,本专题内容原理性和规律性很强,复习时需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弄清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解释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2)从大气环境的原理入手,理解各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并运用气候资料图进行判读分析。 (3)结合等压线图的判读,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专题指要,主干知识再现,(1)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冷热不均、膨胀上升、收缩下沉、水平气压梯度力等。 (3)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盛行上升

2、气流、盛行下沉气流。 (4)气压中心与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5)气候特征:高温多雨、全年皆夏、终年湿润、炎热干燥、气温日(年)较差、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等。 (6)天气系统:辐合上升、辐散下沉、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冷锋、暖锋等。,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答案: (1)自上而下: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太阳高度角越大,天气越晴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反之,亦反。 (3)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答案: (1)自左到右,自

3、上而下:低 高 低 高 低 高 (2)B、C处下降,A处上升;B、CA,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地面受热气流上升,遇冷下沉;近地面分别形成低压和高压,空气内高压吹向低压;高空相反。,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甲、乙两图中标注各箭头所代表的大气所受力的名称。 (2)在图丙中画出、两处的风向。,(3)由图甲、图乙可知,高空中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其方向与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保持_;近地面的风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其方向与摩擦力方向始终_。 (4)图丙中、两处风速,处_(大于或小于)处,理由是_。,答案: (1)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

4、力 E:地转偏向力 (2)西北风、东南风 (3)平行 垂直 斜交 相反 (4)大于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四、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有:_(填字母)。 (2)甲图中代表风带的字母及其名称是:b_, d_。 (3)常见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如甲图)多是侧视图,请尝试在乙图中画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半球风带”半球投影图。 答案: (1)a e (2)东北信风带 西风带 (3)略,五、气候的分布、成因与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答案: (1)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E高山气候 (2)以赤道为中

5、心向南北方对称分布;主要是由纬度位置决定的,赤道横贯非洲中部。 (3)A:分布在南北纬10 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D:分布在南北纬30 40 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侧受东南信风地形抬升(迎风坡)、暖流的共同影响,降水多;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六、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某时气温水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依据各点气温画出等温线。 (2)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并说明判断锋面位置的主要依据。 (3)若此锋面是冷锋,画出其移动方向(用表示)

6、。 (4)试描述B市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答案: (1)略 (2)在1和3之间。 依据:图中1和3之间温差最大,可知为冷暖气团的交接处,为锋线位置。 (3)3指向1。 (4)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随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七、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甲、乙两图中用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用实线画出气流水平运动情况。 (2)图甲表示的天气系统是_,图乙表示的天气系统是_。 (3)图甲表示的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状况与图A、B、C、D中_所示相同,天气_;图乙表示的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与图A、B、C、D中_所示相同,天气_。,(4)图甲表示

7、的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与图A、B、C、D中_所示相同,图乙表示的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与图A、B、C、D中_所示相同。 答案: (1)略 (2)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3)B 阴雨 A 晴朗干燥 (4)C D,考点分类突破,(2013北京文综)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考点一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获取和解读信息 尝试解答 B,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播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

8、下图所示:,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1(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解析: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 答案: D,(2014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9、) 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 A B C D,考点二 大气环流与降水,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该岛地处西风带,西南部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尝试解答 A,(2013全国课标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获取和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S市附近夏季多雾”、“S市夏季常被

10、雾笼罩”结合雾的形成原理推知其天气条件。 图中信息:S市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 调动和运用知识 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回顾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尝试解答 (1)C (2)D,1主要的大气环流形势对降水的影响,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如图所示区域降水总体较少是因为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3)地形:迎风坡降

11、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如图沿海地区年降水量仅有约50毫米,其降水稀少的原因有二:一是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于降水,二是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1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2.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

12、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2(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解析: 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答案: C,3(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

13、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形状,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示区域西部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夏季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寒流会降温减湿,东北季风来自大陆内部,气流干燥,均不易形成降水。 答案: D,(2015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考点三 气候类型,(1)下图为北纬30附

14、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1)题,根据图示景观判断,甲地以沙漠为主且有绿洲分布,说明该地降水稀少,与其对应的气候资料为;乙地远处高山上有冰雪,说明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与其对应的气候资料为。,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甲地以沙漠为主且有绿洲分布,说明位于山麓地区,海拔较低;乙地远处高山上有冰雪表明该地海拔较高。 尝试解答 (1)D (2)D,1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模式图,2气候类型

15、的分析思路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方法技巧 1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例如,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是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总结如下:,2气候的描述方法 (1)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