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246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应用体验】,1.突破“一边倒”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 问 如何理解材料观点? 答案 “一边倒”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建国初期的体现。,2.照片里的外交风采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问 “超乎想象的精彩”指什么? 答案 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展现了大国自信。,识记类 混淆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 辨识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

2、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理解类 误以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与三大政策相矛盾 辨识 都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三大政策鲜明地体现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纠错模板】,不能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材料 例 有史学家认为,一些小国、弱国的团结协作,使得1955年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下列史实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华约组织成立 C.亚非国家开始联合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D.不结盟运动兴起 误答 A D 正解 C 辨

3、识 材料关键时间信息是“1955年”,可判断说的是亚非会议。,突破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特点,1.图示解史“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史料探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史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史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史论突破 史料一信息体现了创新性;说明了其平等

4、性的原则。史料二信息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广泛,具有包容性;体现了其开放性的特点。,突破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图示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考点二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应用体验】,1.认清重返联合国的因素 问 图示显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问 材料体现中美关系的改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美苏争霸,美国牵制苏联的需要。,识

5、记类 1.错记中美、中日先后建交 辨识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而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2.忽视中美关系“开始”与“实现”正常化的差异 辨识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 理解类 误以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是重返联合国 辨识 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头号强国,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关系的缓和,使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纠错模板】,误解促使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根本原因 例 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促

6、使此时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误答 美国国力下降,霸主地位衰落,美国牵制苏联的需要。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正解 中国国力的增强;中苏关系紧张;美国在世界上的相对衰落。说明: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和愿望。,突破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政权。,(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从美国方面看:a.孤立中国政策的失

7、败。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c.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d.经济发展缓慢,面临西欧和日本的竞争与挑战。 从中国方面看:a.国际地位的提高。b.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c.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矛盾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争霸与反争霸,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考点三 改革开放

8、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应用体验】,1.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邓小平:“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 材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具体方针体现是什么? 答案 继续坚持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就是“不结盟”。,2.新时期的外交重心 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 问 结合所学,简述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两个重心是什么? 答案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理解类 1.混淆新时期外交的两个重心 辨识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的,而地

9、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是通过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来体现的。 2.误以为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与奉行不结盟政策相矛盾 辨识 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与奉行不结盟政策并不矛盾。不结盟政策是强调不与任何大国结成军事、政治同盟,主要含义在于强调独立自主、和平相处,政治意义浓厚。亚太经合组织仅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强调区域协作的新兴区域合作组织,都不具备军事、政治同盟色彩,故并不矛盾。,【纠错模板】,对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理解不准确 例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

10、,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问 你认为“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误答 意义: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创造共同繁荣。特点:致力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打造发展中国家领头羊地位。 正解 意义: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周边和平环境。特点: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突破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和成就,1.图示解史新时期外交调整及成就,2.史论分析共识与分歧并呈,竞争与合作同存中国与世界大国关系 (1)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多年来,在中国几届领导人和美国历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向前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在全球化时代,在中美两国利益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 (2)中苏(俄)关系60多年风雨历程,经历了友好结盟紧张对峙睦邻友好的历史性转变,既有过兄弟般的密切合作,也有过互为仇敌的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