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972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点一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分析,栏目索引,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练出高分,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伴性遗传()。,考点一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与证据,返回总目录,1.萨顿的假说 (1)研究方法:_。 (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类比推理,成单,成对,相对稳定,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母方,父方,知识梳理,染色体,答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证明者:

2、摩尔根。 (2)研究方法:_。 (3)研究过程 实验,假说演绎法,P 红眼() 白眼() F1 红眼() 红眼() F1个体之间交配 F2 3/4红眼(、)、1/4白眼(),答案,分离,性别,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a.假设:_。 b.用遗传图解进行解释(如图所示):,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答案,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与F1中的红眼雌 果蝇交配)。 得出结论:_。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基因在染色体上_。,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多个基因,呈线性排列,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3、)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 ) (2)在形成配子时,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发生自由组合( ) (3)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诊断与思考,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类比推理,解析答案,3.若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则显性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几种?写出其基因型(用A、a表示)。,提示 3种。XAYa、XAYA、XaYA。,2.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提示 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返回,答案,题组

4、一 萨顿假说的判断,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C,解题探究,答案,1,2,3,4,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5、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解析 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和摩尔根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运用的都是假说演绎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

6、理。,C,解析答案,1,2,3,4,题组二 基因位置的确定,3.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中比例均为11,A、C项错误;,白

7、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项正确,D项错误。,B,解析答案,1,2,3,4,4.果蝇具有易饲养,性状明显等优点,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解析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组合,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因此可直接判断性别。,B,解析答案,1,2,3,4,方法技巧,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的方法,(1)若已知性状

8、的显隐性,(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返回,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伴性遗传()。,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 分析,返回总目录,1.伴性遗传的概念 _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 相关联的遗传方式。,性染色体,2.观察红绿色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1)子代XBXb的个体中XB来自_,Xb来自_。 (2)子代XBY个体中X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 (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_女性。,父亲,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多于,知识梳理,母亲,答案,性别,3.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连线)

9、,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诊断与思考,(1)生物的性别并非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 (4)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5)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 ),不一定,例如 :色盲基因,含X染色体的配子也可以是雄配子,解析答案,2.下图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据图回答问题。,(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提示 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同源区段,则:,可见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

10、。,答案,(2)利用遗传系谱图探讨位于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传递特点。,常隐,常显,常隐或X隐,常显或X显,父母无病,女儿有病,一定是常隐,父母有病,女儿无病,一定是常显,父母无病,儿子有病,一定是隐性,父母有病,儿子无病,一定是显性,答案,最可能是X显(也可能是常隐、常显、X隐),非X隐(可能是常隐、常显、X显),最可能在Y上(也可能是常显、常隐、X隐),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是X显,母亲有病,儿子无病,非X隐,父亲有病,儿子全有病,最可能在Y上,返回,答案,题组一 性染色体组成与传递特点的分析,1.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孩,下列情况中,其染色体变异 一定与他的父亲有关的

11、是( ) A.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色盲 B.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正常 C.男孩正常,其父色盲,其母正常 D.男孩正常,其父正常,其母色盲,设控制色盲的基因为b。A项,其父正常(XBY),其母色盲(XbXb),则该色盲男孩(XbXbY)的产生与其父无关;,B项,其父母都正常,该色盲男孩(XbXbY)的产生也与其父无关,,C项,其父色盲(XbY),其母正常(XBX),该正常男孩(XBXY)的产生可能与其父有关,也可能与其母有关;,D项,其父正常(XBY),其母色盲(XbXb),该正常男孩(XBXbY)的产生一定与其父有关。,D,解题探究,解析答案,1,2,3,4,5,6,7,8,9,2.火

12、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解析 按题意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Z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Z、W、W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W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W、Z、Z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WW(不存活)ZW

13、(雌)12。故综合两种情况,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雌雄41。,D,解析答案,1,2,3,4,5,6,7,8,9,题组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概率计算,3.(2015全国,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 短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是一样的,A错误;,

14、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女性患者的两个X染色体上均有致病基因,其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必然是该病患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性染色体为XX,只要有一个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所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错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故D错误。,B,解析答案,1,2,3,4,5,6,7,8,9,4.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

15、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解析 设控制手指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色觉的基因用B、b表示,由题意知,该家庭中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生育的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一定为男孩,其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由于不知道外祖父母的表现型,故无法判断色盲基因来自于谁,故A错误;,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手指正常概率)1/2(男孩患色盲概率)1/4,故B错误;,生育的女孩色觉都正常,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2(手指正常概率) 1/2(女孩的概率)1/4,故C正确;,从父亲的基因型分析,基因型为aXB、aY的精子中不携带致病基因,占1/2, 故D错误。,C,解析答案,1,2,3,4,5,6,7,8,9,5.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