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851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二,一,二,思考讨论 近几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花卉种植面积明显增加,这是为什么? 提示:近几年花卉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一,二,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案例混合农业 (1)生产方式:主要是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

2、墨累达令盆地,其经营方式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一,二,思考讨论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属于混合农业吗? 提示: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珠江三角洲既有耕作业也有养殖业,且各占一定比例,属于混合农业。,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问题导引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微酸性土壤和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玫瑰的主要产区。,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影响华北地区成为玫瑰花原产地

3、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影响玫瑰生产的自然条件除气候外,还有哪些因素? 提示:(1)气候。 (2)地形、土壤、水源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人们通过培育良种和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措施,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例如,橡胶种植范围向北扩展到22N。 (2)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例如,修筑梯田防治水土流失。 (3)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例如,荷兰成为世界花卉生产供应国。,探究一,探究

4、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技巧:抓关键词 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常常有以下关键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主导因素等。关键词不同,回答角度也不同。 (1)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2)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 (4)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 (5)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6)优势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因素。,方法技巧,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

5、区位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又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在这里,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高密度集聚。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技术的逐渐引进,使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寿光农民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使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探究一,探究二,(1)寿光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 (2)寿光蔬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日本、韩国,其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探究一,探究二,(3)下列措施不适合寿光蔬菜发展道路的是( ) A.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技术含量,培养

6、新品种 C.禁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 D.种养结合,形成混合农业模式 解析:第(1)题,利用图文材料中有关信息,运用农业区位理论,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第(2)题,蔬菜易腐烂变质,长距离运输必须有便捷的交通与相应的冷藏、保鲜技术。第(3)题,寿光蔬菜的发展应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注重品种改良,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向生态无污染绿色蔬菜方向转化。,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等。 (2)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

7、鲜技术的发展。 (3)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问题导引 图甲为澳大利亚某河流沿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农事安排图。,图示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以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恰好是交替进行。,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为什么说该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为什么说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提示:(1)土地交替使用,充分保持麦田肥力;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2)农民对农场的土地利用,

8、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下图所示某澳大利亚农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型农业 D.乳畜业,探究一,探究二,(2)下列是中国某农业考察团团长参观完该农场后的感受,你认为可能的是( ) A.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水利工程量大 B.该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C.该农业地域类型

9、以家庭经营为主,商品率低 D.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北方较常见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场既发展种植业又发展畜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农业。第(2)题,混合农业的水利工程量不大;混合农业商品率高、规模大;我国北方地区虽然也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但因为规模小,大多数商品率低,不属于混合型农业。 答案:(1)C (2)B,读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 完成第12题。,1,2,3,4,5,6,1.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分别是( ) 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 B.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 C.地形 国家

10、政策 土壤 科技 D.土壤 热量 地形 国家政策,解析:第1题,双季稻需要充足的热量;宁夏平原水稻的种植依赖于黄河水灌溉;新疆因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瓜果质量好;上海郊区乳畜业的发展得益于上海市巨大的市场需求。 答案:1.A,1,2,3,4,5,6,2.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表示出来的重要因素还有水源、科技等 B.政策的导向是使市场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展的主要因素 C.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交通运输条件 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解析:第2题,图中没有反映的因素有水源、科技等;各个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随社

11、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较快;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科技因素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答案:2.A,1,2,3,4,5,6,3.(2016山东济南高一检测)下表是某农机公司统计的某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影响四个地区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条件 B.热量因素 C.地形因素 D.劳动力数量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四省市越往北,小麦收割开始的时间越晚。越往北,纬度越高,热量条件越差。 答案:B,1,2,3,4,5,6,4.多年来,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

12、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市场竞争力弱 解析:海南岛和温州相比,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温州瓜农每年8月到海南岛种西瓜,西瓜可以在第二年春季上市,同期市场上西瓜较少,因此价格较高,利润较大。而58月,全国西瓜都进入成熟期,市场上价格下降,海南岛西瓜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温州瓜农会离开海南岛。 答案:D,1,2,3,4,5,6,5.山东省在全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结合自己的自然地域特点、社会、经济特征形成了一些品牌性质的农业地域,如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章丘大葱等。有关农业地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地域是指

13、在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形成的农业生产类型 B.在同一类型的农业地域内,各方面特征完全相同 C.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D.澳大利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有混合农业 解析: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答案:C,1,2,3,4,5,6,6.读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示意图和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是什么?其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这种土地交替使用的生产方式,具有的优点有: ; ; 。,1,2,3,4,5,6,解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土地交替使用对保持土壤肥力、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及适应市场变化方面都有好处。 答案:(1)分布于国土的西南、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距海洋较近,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先进,实现良性循环;商品率高。 (2)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利于农民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