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752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核心知识通关】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多样性,遗传和变异,个体,渐变,物种大爆发,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活在_的_生物的_个体。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 _。 生物进化的实质:_。,种群,一定区域,同种,全部,全部基因,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 _。 生物的变异是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2、_ 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定向,原,材料,(3)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原因:不断淘汰_的基因,积累_ 的基因。 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改变。,自然选择,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定向,(4)_导致物种形成。,隔离,生殖隔离,基因,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特别提醒】 (1)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 相传,故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2)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 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 能产生亚种,但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 虎)。,(3)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

3、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深化探究】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思考:,(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 是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是_;生物多样性包含层次为_ _。 (2)图中“突变”是指_。,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典题技法归纳】 (2014四川高考)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杂交”“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自交”。 (2)关键知识: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解析】选B。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和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相关知识。A项中,秋水仙素不能促进着丝点分 裂,而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故错误;B项中,幼苗丁 来源于秋水仙素对杂交幼苗丙的顶芽的处理,并不一 定能使所有的细胞都发生染色体加倍,如果染色体没 有加倍,则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

5、8条,有丝分裂后期由 于复制产生的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加倍为36条;如果染色体加倍,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36条,有丝分裂后期变为72条,故正确;C项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属于染色体变异,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故错误;D项中,戊的形成未经过地理隔离,但戊是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不是同一物种,因而是新物种,故错误。,【母题变式】 (1)幼苗丙直接形成的植株_(填“可育”或“不 可育”),原因是_ _。,不可育,两种油菜属于不同物种,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2)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的幼苗丁的所有体细 胞染色体数目_(填“不完全相同”或“完 全相同”),原因是_ _ _。

6、,不完全相同,顶芽形成的幼苗细胞有丝分裂受,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根部细胞染色体数目维持原,状,【方法规律】判断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方法 (1)从形成标志方面分析。 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则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只能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2)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 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 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高考模拟精练】 1.(2014江苏高考)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

7、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两点: (1)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形成的关系。 (2)免疫球蛋白、疫苗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但与细菌耐药性形成无关。,【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和免疫。抗生素并 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即突变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 细菌只起选择作用,故A选项错误;细菌的变异与是否 接触过抗生素无关,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 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中也存在耐药性的类型, 故B选项正确。免疫

8、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故 C选项错误。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的繁殖;而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与疫苗无关,故D选项错误。,2.(2016济南模拟)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选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新

9、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但并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C项错误。,【知识总结】种群与物种的比较,【加固训练】 1.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1870年以来,S基 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解析】选D。1870年,S基因频率为10%,s基因频率为90%,所以种群中浅色个体

10、的比例为90%90%=81%,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到1990年,该桦尺蠖并没有与原来的种群产生生殖隔离,C错误;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正确。,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诱变产生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解析】选B。使用

11、皮康霜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是皮康霜对病原体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地理隔离导致的,但二者间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3.(2016南昌模拟)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解析】选B。图中a过程是地理隔离,多数新物种形 成先经历a过程,但有例

12、外,如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 植物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此四倍体的形 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b过程是自然选择,自 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表 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与基因突变、基 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关,C错误;只有当品系1和 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D错误。,【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C,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使生物表现多种类型。,4.(2015太原模拟)将杂合子豌豆植株(只考虑一对等 位基因)分别种植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经过连续n代自 交后,每一代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n。根据现代

13、 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两个豌豆种群在这些年中( ) 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体现了自然选择,【解析】选B。由题中每一代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n,说明该过程中没有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没有发生生物进化,故B项正确、D项错误。连续自交过程中,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下降,基因型频率不断变化,A项错误。两个豌豆种群未发生进化,并未产生生殖隔离,C项错误。,考点二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核心知识通关】 1.基因频率定义与计算公式: (1)定义: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 _的比率。 (2)计算公式:_ _。,等

14、位,基因数,某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总数100%,2.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常染色体基因频率的计算。 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定义法):某基因频率=(2该基因纯合子个数+1杂合子个数)/(2种群调查个体总数)100%。 已知基因型频率(最常用):某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X染色体基因频率的计算。 已知基因型个体数(定义法):某基因频率=(2该基因雌性纯合子个数+雌性杂合子个数+雄性含该基因个数)/(2雌性个体总数+雄性个体数)100%。,已知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2某种基因雌性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雌性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15、雄性该基因型频率)/(0.52+0.5)(条件:雌、雄个体数相等)。,(3)计算公式:用NAA、 等分别表示该基因型的个 体数,用PAA、 等表示该基因型的频率,用p、q表 示A、a的基因频率。 常染色体遗传方式:,伴X染色体遗传方式:,3.遗传平衡定律: (1)适用条件。 种群大; 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_的; 没有迁入、迁出的发生; 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没有_。,随机,自然选择,(2)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 为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 的频率,则p2代表_(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代 表_(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2代表_(纯合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