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739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高中高中语文《声声慢》课件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声 声 慢,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

2、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天真 活泼 可爱 -“少年不识愁滋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活泼、生趣,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李清照怨王孙,声 声 慢 李清照,古代第一才女,端 庄 其 品 清 丽 其 词,汉宫秋月,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 声声慢,万古愁心的乱世美人 李清照,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

3、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写作背景,诵读词作,听读,分角色读,自读,感情基调: 哀婉、凄凉、愁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分角色合读:,一名女生 抒情主人公李清照的道白,女合 男合,抒情主人公李清照的内心 独白,女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4、惨戚戚。 女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男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女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男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女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 声 慢,李清照,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你认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读后思考,词眼: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作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

5、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作者经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 家愁 国愁,愁,鉴赏探讨,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一、直接写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借景抒情,二、间接写愁,怎样写愁?,鉴赏探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1、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 增强感情,2、内容上,奠定悲苦愁绝的感情

6、基调,叠字,间接抒情,思考一: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 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思考二: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结论:酒是“愁”的象征,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酒,急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7、独登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相思、离愁,思念之情,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黄花,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结论:枯萎凋零的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黄花,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

8、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细雨,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酒,雁,黄 花,梧 桐,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赏意象,品愁情,渲染愁情,风急天高猿啸哀 秋风秋雨愁煞人,象征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孤独愁情的寄托,孤寂的象征 牵愁惹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

9、情正苦。,哀伤,愁丝,无边丝雨细如愁,“愁” 的象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结构图景,声声慢,上片,下片,用清冷之景抒写女主人公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用肃杀凄凉秋景,进一步抒写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痛苦。,醉花阴,声声慢,闺怨之愁,寂寞 忧郁,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主旨,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半世漂泊感生平,一般愁字别样情,汉宫秋月,写作练笔:,我为李清照写碑文,分角色合读:,一名女生 抒情主人公李清照的道白,女合 男合,抒情主人公李清照的内心 独白,女独: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女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男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女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男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女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 声 慢,李清照,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别样的愁情:,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属风流,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南渡后期 夫死独居 身只影单 满地黄花 有谁堪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

11、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它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 忧愁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译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特别是秋季天气时暖时寒的时候, 最难以保养调理。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鸿雁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 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便更感到伤心。,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 什么可采摘的)啊!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种光景,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