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4866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1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1讲 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核心精华】 1.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1)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线交织成网,通过所标注的经纬度反映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2)基本应用。 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根据经纬度数值确定。 判断不同区域之间的方位:东经度增大和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向东的方向,以此可确定东西;北纬度增大和南纬度减小的方向为向北的方向,以此可确定南北。 计算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约为111千米,以此可估算两点之间的距离。,2.“3S”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全球定位技术:利用卫星系

2、统对“点状”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为各类用户提供导航服务。 (2)遥感技术:主要用于“面状”地物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 (3)地理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主要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3.等高线分布的表现特点及判断结论:,热点考向一 经纬网图的基础应用 角度1 经纬网图中的方向、距离判断 【典题1】(2014福州八县联考)2014年2月8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矗立在南极冰盖之上的“泰山站”,海拔2 621米,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坐标为(

3、7658E,7351S),距“中山站”(7622E,6922S)约520千米。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南极考察站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泰山站”位于“中山站”的 ( ) A.正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2)南极是世界上最酷寒地区之一,以下有关其成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B.地势高 C.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D.极地东风影响小,【审题解题悟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1.图表信息: 信息1: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地带。 信息2:泰山站基本位于中山站与南极点之间。 信息3:南极大陆基本都在南极圈以内。 2.材料信息: 信息1:泰山站的海拔。

4、 信息2:泰山站、中山站的经纬度数值。 3.题干信息: 第(1)题:泰山站相对于中山站的方位。 第(2)题:中心词是“酷寒”。,【调动和运用知识】 (1)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特点。 经纬线表现:经线为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圆弧线。 方向。,b.南北方向:从北极点向外的方向为南;从南极点向外的方向为北。 (2)南极气候酷寒的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地处高纬,接受太阳辐射少;地形:海拔较高,加剧寒冷;地表状况:冰雪覆盖,反射太阳辐射强;大气环流:极地东风强劲;洋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为寒流。,【解析】(1)选C,(2)选D。第(1)题,比较泰山站与中山站的经度可知,泰山站在中山站的偏东方;比较两

5、站的纬度可知,泰山站在中山站的南方,综合可知泰山站在中山站的东南方向。第(2)题,南极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且终年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南极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势高,气温低;受极地高压带控制,大陆外围极地东风势力强大,加剧了寒冷。,【方法规律】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巧妙判断方法 (1)确定南北方向。 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位于北半球的在北,位于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大者在南。 无纬度标示符号的经纬网,依据“上北下南”判断。,(2)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小者在东。 分别在东经和西经的两点:

6、a.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 b.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角度2 区域经纬网的判读 【典题2】(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审题解题悟题】 【获取和

7、解读信息】 1.图表信息: 信息1:半岛所在区域的经纬度信息及海陆轮廓。 信息2:火山在图中的分布及火山的高程状况。 信息3:图示区域等高线的分布状况。 2.题干信息: 第(1)题:火山活动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 第(2)题:不同新能源的利用特点。 第(3)题:夏季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的自然景观。,【调动和运用知识】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运用。 全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张裂处为生长边界,多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碰撞处为消亡边界,多形成海沟、岛弧或高大山脉,为火山、地震多发区。,(2)常见新能源的特征。 地热能:源于地球内部,属于可再生

8、的清洁能源,往往板块交界处分布较为丰富。 风能:清洁可再生;多风的沿海及内陆地区较为丰富,但不稳定。 水能: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气候湿润、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的地区较为丰富。 太阳能: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往往纬度较低且气候干旱地区较为丰富。,【解析】(1)选D,(2)选A,(3)选A。第(1)题,结合经纬网和陆地轮廓图,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第(2)题,消亡边界地质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第(3)题,该地位于5060,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低,因此会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的景象;该地不在北极圈以内故没有极昼现象,故B错误;企鹅在

9、南极地区,故C错误;此处纬度高不受台风影响,故D错误。,【方法规律】区域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方法 (1)明确经纬网的构成特点:看经线、纬线的呈现特点及所标的数值。 (2)确定经纬度划分出来的重要区域:依据纬度范围看所在的纬度带;依据经度范围看所在的东西半球、大洲或国家。 (3)确定半球划分与海陆分布的关系: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基本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位于南半球;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和南美洲的北部地区、亚洲南部地区。亚欧大陆、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基本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基本都在西半球;南极大陆跨所有经度。 (4)关注特殊的经纬线:回归线、极圈、0纬线和经线、120E、180经线等。,热点

10、考向二 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题3】(2013天津文综)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中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审题解题悟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1.图表信息: 信息1:图中的等高距及等高线的分布状况。 信息2:甲乙连线穿过的等高线及沿线海拔的变化。 信息3:a、b、c、d四处的海拔范围及所在地形。 信息4:甲、乙两点的海

11、拔范围及不同地形剖面起伏变化特点。,2.题干信息: 第(1)题:甲乙连线为地形剖面基线。 第(2)题:山区居民点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 山区的谷地多发育河流,水源充足。,【调动和运用知识】 (1)等高线的数值与地形类型的关系。 海拔200米:平原为主。 海拔介于200500米:低山、丘陵为主。 海拔500米:以山地为主。 海拔1 000米:以高原、高山为主。 (2)山区聚落分布特点及成因。 分布特点: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 成因: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在山区只有河谷地带或山前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适宜聚落发展。,(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 看端点。在等高线地形图

12、上,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大小,读出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范围)。 看极值。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剖面线经过区域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范围)。 看拐点(弯曲)。根据拐点判断沿剖面线地势的起伏状况。 看坡度陡缓。地形剖面线坡度缓,对应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反之则对应稠密区域。,【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甲处海拔大于400米,从甲处往乙方向走时,到第一条300米等高线时的海拔在300400米,地形相对平坦。经过第一条300米等高线与第二条300米等高线左侧之间时海拔在200米300米,经过第二条300米等高线内侧时,海拔大于300米小于400米,要比两侧高,经过第二条

13、300米等高线右侧与第一条200米等高线时,海拔大于200米且小于300米。经过第一条200米等高线后,等高线变密集,坡度变陡,因此选C项。第(2)题,由题干可知,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最丰富的地方,因此应该选择面积较大的山谷地貌且地势较低的地区,反映在图中,即多条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弯曲且数值较小的地区。,【方法规律】“四步巧读”等高线地形图 (1)抓住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分布变化特点。 根据图中所标的等高线数值可推算等高距,进而推算图中地物分布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和地势的变化特点,海拔低于200米的往往是平原;200米到500米的是低山、丘陵;大于500

14、米的是山地或高原。,(2)分析图中等高线分布的疏密状况。 根据等高线分布的疏密可判断坡度的大小,进而判断地势起伏状况和地形类型。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地势起伏大,往往是山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势起伏小,往往是平原或高原。 (3)分析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等高线的弯曲可以反映出某些地表形态特征。等高线向数值变小的方向弯曲,代表的是山脊地形,往往是流域间的分水岭;等高线向数值变大的方向弯曲,代表的是山谷地形,往往是河流发育的地方。,(4)分析等高线的闭合状况。 等高线的闭合状况可以反映出局部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地势的变化。闭合等高线外小内大为山地,外大内小为盆地;若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出现一闭合的等高线,则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如300米与400米等高线之间有一条400米的闭合等高线,说明该闭合等高线内的海拔大于4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