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5297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开篇陈述(一)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二)复习思路包老师课件及课后复习题、课本重点内容二、分类总结(一)名词解释第一讲:强国富民与中国国情1.强国富民强国:国家综合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安全保卫能力、财政资金能力、公平保证能力、抗灾能力。富民:全体公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居民之间的富裕差距保持合理、形成买方市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阶段上: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性质上: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那个阶段。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6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8.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9.三个代表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3、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1.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2.市场调节通过市场机制调控经济运行和配置资源的一种调控方式和手段。3.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的的一套有机系统。4.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第三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2.宪法秩序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3.华盛顿共识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

4、言)。4.北京共识以中国改革经验为基础的原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创新价值; 二是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三是自主发展理论。5.“诺思悖论”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6.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8.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安排和权力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第四讲:社会主

5、义所有制理论(重点)1.所有制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2.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第六讲:社会主义国家现代企业制度创新(重点)1.产权的一般涵义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2.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种动态的“生产关系总和”含义上的经济所有权;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权利的总和,是权利集束。3.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4.公司治理结构是规定公司营运管理或者

6、经营决策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核心是在既定所有权结构下如何分配企业的控制权。5.相机治理机制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的自愿谈判来完成的制度。第七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1.收入分配一般是指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在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集团之间、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割或占有。2.按劳分配的含义(重点)劳动者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各项扣除后,以劳动为尺度来分配个人消费品。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涵社会根据各个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4.微观收入分配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标准: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来确

7、定和分配价值5.宏观收入分配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标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的平衡和整体长远发展需要。(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6.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第八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或产出增长。一般体现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变化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过程。具体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投入产出比

8、例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文化教育的普及化;政治制度民主化;生态环境优美化;选择自由扩大化等等。3.绿色GDP 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消耗的资源价值,减掉创造GDP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4.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第九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1.二元经济结构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第十讲: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开放型经济的科学含义能参与国际分工、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务等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经济

9、。与外部世界相互依赖的条件下,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制度。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履行的职能和功能。 (二)简答题第一讲:强国富民与中国国情1.如何认识中国国情(请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定义,结合后可考论述题)重点国情:一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地理、历史和时代条件。从经济发展角度:发达国家是富有国 我国是贫穷国。从社会发展角度:发达国家是理性社会 我国是伦理社会。思维方式:隧道式转变为立体式,两分法转变为三分法。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社会主体: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10、2)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3)社会物质基础: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社会生产:有计划调节(5)产品分配:低级阶段按劳分配 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第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请结合市场经济定义,结合后可考论述题)重点(1)资源配置 遵循产权规则界定和保护产权。(2)市场主体 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3)市场运行 契约自由和体现消费者主权。(4)市场调控 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结合市场经济定义,结合后可考论述题)重点(1)初级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制度基础(2)国家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11、性作用要求具体表现(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所有制基础;A.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 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2)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特点: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B.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C.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3.请联系实际说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微观基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2.运行载体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

12、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3.调控体系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4.分配制度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A.激进式改革:通过全面推进私有化,在短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主要内容:(1)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即多党制;(2)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3)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B.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按渐进方式进行。主要特点:(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3)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

13、取得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补充: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1)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2)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3)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4)经济体制改革向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2.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重点)市场化过程(过渡问题):从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我国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

14、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 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3)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第四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1.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重点)(1)马克思是从两层含义上来论述所有制范畴的,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一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前者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用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15、活动体现出来的;后者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用主体对占用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用方式,经济上的占用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2)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3)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和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必须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都占优势(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A.依靠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的经营优势。B.通过国有资本的经营优势来支配其他非国有经济。要控制包括高科技研发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命脉。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部门也要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