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954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网络构建,本专题是联系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纽带,复习过程中结合一个核心自然要素;四个重点: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形成、危害及防御;重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及利用;地表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及防御措施。,名师点拨,内容索引,核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核心点二 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点三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核心点四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探究点 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核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2016浙江文综)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

2、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1题。,经典导向,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解析 气温越高,云杉的分布纬度越高。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变化可判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

3、;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由此可知C、D项错误。,(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回答第2题。,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水土流失 雾霾严重 珊瑚退化 海平面上升 A. B. C. D.,解析 马尔代夫远离大陆,主要由众多珊瑚岛礁组成,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珊瑚礁面临退化的风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而马尔代夫地势低平,存在被淹没的风险。该国地处热带,植

4、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该国以旅游业为支柱,环境好,基本无雾霾。,解析,(2015海南地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 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解析,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

5、的差异,解析 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北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南半球升温幅度较小。,解析,主干精讲,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

6、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3.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方法技巧,全球变暖的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复习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时,应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高考时,比较注重思路的考查,应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加以分析。如在分析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时,主要从全球变暖会引起水循环

7、环节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两方面展开,如下图所示:,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气候变化,青海湖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下图为青海湖距今1.2万年来含盐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预测演练,题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1,2,3,1.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 700年 B.3 900年 C.6 900年 D.8 300年,解析,解析 水位最低时湖水的含盐量最高,读图后即可确定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1,2,3,2.距今2 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

8、变湿为主,解析,解析 距今2 000年以来,青海湖含盐量波动上升,说明湖泊水位下降,雨水补给逐渐减少,气候有变暖变干趋势。,1,2,3,3.为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环境和公共健康威胁,2015年8月3日,美国颁布了清洁电力计划。其目标是到2030年,美国电力行业的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比2005年分别减少32%、90%、72%。据此说出美国实现清洁电力计划目标的途径,简述其产生的生态及社会效益。,解析答案,返回,1,2,题点二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措施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3,解析 结合材料,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清洁能源方面概括美国实现清洁电力计划目标的途径。从减少污染物

9、排放、改善环境和公众健康、促进技术创新等说明其产生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答案 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等化石燃料。 效益:减少温室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改善公众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技术创新。,返回,1,2,3,核心点二 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的影响,经典导向,(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解析 根据黄河的流向以及引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0、 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解析答案,(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灌渠的问题主要在于泥沙淤积,主要的原因是引水灌溉。 答案 问题:泥沙淤积。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解析 由于农田灌溉的退水经过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该区域气候干燥,湖水流动性差,造成污染严重。 答案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

11、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解析答案,(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解析 乌梁素海污染来源主要是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泥沙等,因而可以从减少排放、过滤泥沙、生物净化等角度思考。 答案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 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 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 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解析答案,1.地

12、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1)以地形为主(最多写2种);(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走向);(3)起伏大小(相对高度大小);(4)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5)特殊地形特征描述(如喀斯特地貌、海岸线平直等)。,主干精讲,2.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要素影响分析,预测演练,题点一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2,3,4,解析 结合图示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T1107公路在甲段多处连续弯曲,是为了减缓公路坡度。,1,2,3,4,1.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 A.地形高差较大,为

13、减缓公路坡度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解析,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解析 乙城市地处沿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风景优美,为城市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解析,1,2,3,4,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34题。,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网知,该区域处于台湾岛,其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与图中等温线延伸方向相同,结

14、合选择项即可确定正确答案。,解析,1,2,3,4,题点二 地形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3.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形,4.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地势平坦,位于台湾山脉夏季风的背风坡,年降水量相对最少。,解析,返回,1,2,3,4,核心点三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2016全国文综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

15、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经典导向,解析 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 答案 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解析答案,解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

16、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 答案 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解析答案,解析 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 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