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858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最新考纲 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的结构()。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知识主线 核心串联,下降,初生 演替,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集群分布,物种数目多少,垂直,水平,分解者,生产者,食物网,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全球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馈调节,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1.理清种

2、群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微专题1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性别比例,种群密度,2.理清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条件 (1)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_、活动范围_的动物。 (2)样方法:适用于_或者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强,大,植物,3.理清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 (1)图示,(2)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判断 根据条件进行判断:若题干中告知的条件是“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条件下”或“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条件适宜且没有敌害”等,则该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若题干中告知的条件是“有环境阻力”“自然条件下”“自然界中”或“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等,则该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 根据曲线进

3、行判断:若曲线中有K值,则为“_”型增长;若曲线中没有K值,且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则为“_”型增长。,J,S,S,J,(3)K值与K/2值的应用,提醒 (1)NtN0t,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2)“”与“种群密度”关系 1:种群密度增大。 1: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1:种群密度减小。,1.(2018全国卷,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

4、逐渐减弱,解析 自然界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致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出现S型增长,A正确;老鼠较强的繁殖力极有可能导致其种群密度快速增加,进而致使种内竞争加剧,种群数量的增长随之受到限制,B正确;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较低时,单条鱼的重量较大,当养殖密度较高时,单条鱼的重量较小,故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着种群密度的加大,密度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错误。 答案 D,2.(2017全国卷,5)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

5、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 在由甲点到丙点过程中,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上升种群数量在增长;丁点时种群增长率虽然下降,但种群增长率仍然大于0,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在该点时开始捕获,使得种群数量降低到K/2时,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更新能力更强,可实现持续发展。 答案 D,3.(2017全国卷,3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

6、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解析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 (2)由于鼠害较为严重,因此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除了药物所致,还有激烈的种内斗争。 (3)天敌和山鼠之间是捕食关系。 (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

7、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答案 (1)J (2)种内斗争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4.(2018海南卷,29)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1)据表可知: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法,理由是_。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 _(答出两点即可)。,

8、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A乔木树种只存在老年树,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和幼年树的数量基本相同,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C乔木树种幼年树多,老年树少,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2)为了减少人为或机器造成的样本差异误差,保证调查结论可靠,所以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 (3)如果该混交林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说明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比如植株越来越高,占据了更大的空间,能进行更强的光合作用;也可能是前一个群落创造了不良的生活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另外,

9、由于群落中植物种群特别是优势种的发育而导致群落内光照、温度、水分状况的改变,也可为演替创造条件。,答案 (1)C A 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 标志重捕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预测1 综合考查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 1.(2018合肥调研)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空间中所能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为环境容纳量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C.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D.呈“J”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其数学模型中参数相同,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

10、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错误;种群数量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的影响,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因素,B正确;种群密度反映的是种群数量特征,无法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C错误;在“J”型增长的不同种群中,增长速率不同,其值也可能不同,D错误。 答案 B,2.(2018中原名校联考)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D.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解析 图中A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11、,C为性别比例,D为年龄组成,A错误;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B正确;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数量变化的,D错误。 答案 B,预测2 结合新情境或模型信息考查种群特征或数量变动 3.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从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解析 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

12、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加,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减少,等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不变化。增大,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会增多,减小,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会减少,不变化,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保持不变。第1年至第5年间,种群的值保持稳定并且大于1,说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A错误;第5年至第9年间值大于1,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加,第10年值等于1,从第11年起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B错误;第11年至第19年值小于1,种群的数量在下降,C错误;第20年至第30年值等于1,种群的数量保持不变,增长率为0,D正确。 答案 D,4.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横轴上字母表示的时刻,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值的是(种群

13、增长速率N/t)( ),A.a B.b C.c D.d,解析 图甲中Oa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为0,a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为K值;图乙中b时之前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b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K值,b时以后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图丙中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在c时之后两曲线的交点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K值,而c时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图丁中随着时间增加,种群数量增加,d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K值)。 答案 C,1.区分2个概念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

14、度:群落中_的多少。,微专题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物种数目,2.界定4种种间关系,3.界定群落的两种结构,光照,食物,镶嵌,4.从“4”个角度快速界定初生演替(A)与次生演替(B),慢,快,人为,1.(2015课标卷,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 灌木阶段中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所以灌木阶段的物种的丰富度要大于草本阶段的丰富度,A错误;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因此无论从垂直结构上还是从水平结构上看,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物种更加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答案 D,2.(2018海南卷,22)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解析 两个对资源利用方式完全相同的种群生长在一个稳定的、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二者相互争夺氧气、营养物质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 B,3.(2014全国课标,30)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