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571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中外综合串讲第15讲热点主题串讲课件(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热点主题串讲,板块四 中外综合串讲,内容索引,主题1 中外历史上的宪政与法制建设,主题2 东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主题3 文明的多样性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主题4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主题1 中外历史上的宪政与法制建设,古今中外的宪政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政治体制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差别很大,但这些体制的设计和法制建设都是围绕国富民安展开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政治模式相互交流、碰撞,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一、西方民主政治的演变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

2、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4)民众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2.罗马法的作用 (1)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固帝国统治。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贵族的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经过平民的斗争,对平民的权利给予一定的保

3、障,缓和了阶级矛盾。帝国把罗马法律推向每一个角落,起到了稳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2)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3.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 (1)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3)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4)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5)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

4、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由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决议事项均应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西方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二、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1.近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新中国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1954

5、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推行“依法治国”战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3)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1.自然法超出于单纯的风俗习惯或公众舆论之上,用西塞罗的话来说,“是由于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

6、民族都一样有效”的法律原则是指( ) A.个人至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思想观念 C.自然法是古今中外全世界通用法律 D.某些法律条文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针对训练,解析,1,2,3,4,5,6,7,解析 根据所学,西塞罗是罗马著名的法学家,被称为“自然法之父”,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分析材料,“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的法律原则是指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思想观念,选B项。 C、D

7、两项说法错误,A项说法与自然法无关。,1,2,3,4,5,6,7,2.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 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解析,1,2,3,4,5,6,7,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对公民思想产生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材料应该反映的是在雅典民主政体下

8、每个公民都把国家的事务当作个人的事务尽心尽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2,3,4,5,6,7,3.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 ) A.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C.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 D.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解析,1,2,3,4,5,6,7,解析 从材料“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可

9、以看出罗马法的出现和发展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发展,故选B。,1,2,3,4,5,6,7,4.下面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的章节名称是(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 C.文明: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解析,1,2,3,4,5,6,7,解析 从图片文字信息可以看出,内容主要涉及雅典和先秦的政治制度,二者有专制与民主的区别,表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故C项符合题意。,1,2,3,4,5,6,7,5.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

10、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解析,1,2,3,4,5,6,7,解析 “讼师”和“打官司”是专制社会的名词,而“律师”和“起诉”是民主社会的名词,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利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故A项正确; B项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推行; C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建设。,1,2,3,4,5,6,7,6.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

11、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解析,1,2,3,4,5,6,7,解析 注意题干的限定词“本质”,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近代历史思想领域里的“多变”根源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B项指出了“多变”的本质。,1,2,3,4,5,6,7,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1,2,3,4,5,6,7,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2,3,4,5,6,7,比较中英两国改革

12、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解析答案,返回,1,2,3,4,5,6,7,解析 第一小问不同,可从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分析,从内容上,中国主要是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英国不仅只是资产阶级,还扩大到其他阶层;从结果上,中国改革失败,英国取得成功。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政治上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英国代议制民主完善,工业资产阶级壮大;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思想上西方政治思想广泛传播。,解析答案,1,2,3

13、,4,5,6,7,答案 示例:不同: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 原因:(1)中国: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 (2)英国: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返回,1,2,3,4,5,6,7,主题2 东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外的近(现)代化过程,也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

14、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具体说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近代化按其性质分为资本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两类范畴的近代化。 中外近(现)代化的历程、特点及评价,中外近代化道路的对比等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高考命题多运用图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对中外近代化历程、结果及影响的理解认识,分析比较综合评价中外近(现)代化差异及特点等。,一、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2.工业 革命,(1)前提: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原始积累,大量自 由劳

15、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2)过程 及发明,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重要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等。,(3)影响,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阶级结构: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 (1)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2)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多个国家同时并举,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3)影响 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方式: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 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资本主

16、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5.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 6.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7.世界各国不同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流通和价值规律,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恢复和发展经济。 (2)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由照搬苏联发展模式到独立自主探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主要学习苏联,照搬其建设模式,“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确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时期,中国在内部继承,外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和社会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贯穿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