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34123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上海市学业考地理试卷有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开图)(开图考试,即学生答题可看地图册,但不能翻阅地图册以外的任何资料。考试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号一二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等第 拓展 得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7上海)下列属于低纬度滨海卫星发射基地的是( )A四川西昌 B山西太原 C甘肃酒泉 D海南文昌【答案】1.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四川西昌、山西太原、甘肃酒泉都位于内陆地区,海南文昌临海且位于低纬度地区。2(2017上海)下列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A埃及 B俄罗斯

2、C澳大利亚 D巴西【答案】2.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些国家的别称及有关国家的经济特点。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羊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所以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3(2017上海)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答案】1.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东到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上海市。4(2017上海)北京时间采用的是( )A东八区区时 B西八区区时 C东九区区时 D西九区区时【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

3、以及时区的划分规律以及北京的经度位置,中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5(2017上海)下列节气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曰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1.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状况。春、秋分时,昼夜平分;夏至时,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冬至时,北半球昼长时间最短。 二、(2017上海)30N纬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附近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地理景观。读图回答:(14分)30N附近地区简图130N纬线自非洲向东穿越了亚洲、 洋、 洲和大西洋。230N纬线穿过了图中所表示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穿过了图中数码 所表示的苏伊士运河。入

4、海口位于30N、90W附近的大河名称是。3下列两图呈现了30N纬线附近的景观,其中反映处景观的是图。 4写出一个30N纬线穿过的世界著名海湾或半岛的名称: 【答案】1.太平 北美2.喜马拉雅山 密西西河3.甲4.波斯湾 墨西哥湾 阿拉伯半岛 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佛罗里达半岛(任写一例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以及主要的地形区的分布,以及30N附近的自然地理特征。第1题,读图可知,30N自非洲向东穿越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以及所处的位置判断出是喜马拉雅山;图中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第3题,根据图示,

5、图中位于非洲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甲图反映的是沙漠景观,而乙图则反映的是平原水田景观。第4题,30N纬线穿过的世界著名的海湾有亚洲的波斯湾、北美洲的墨西哥湾;30N纬线穿过的世界著名的半岛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三、(2017上海)在神秘的非洲大地上每年都会上演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读图回答:(14分)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野生动物迁徙范围,这里位于非洲的 和 两国交界处。面。2从迁徙路线看,每年ll月l2月,角马等动物向 (方向)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干湿两季中的 季,这里的气候类型属于 3除非洲外,上述气候类型还广泛分布在( )A亚

6、洲和南美洲B大洋洲和南美洲C欧洲和北美洲D大洋洲和北美洲4迁徙路线途经的地形区名称是()A东非高原B埃塞俄比亚高原C南非高原D几内亚高原【答案】1.肯尼亚 坦桑尼亚 (可互换)2.南(西南) 湿 热带草原气候3.B4.A【解析】本题考查非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点以及国家。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国交界处。第2题,根据图示每年11月12月角马迁徙的路线看出由肯尼亚向坦桑尼亚迁徙,即由北向南,因此向南迁徙,准确是向西南;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气候示意图,每年11月12月该地降水较多,此时正处于湿季,而每年4月10月降水很少,是干季,全年气温在15以上,因此是该地属于热带稀

7、树草原气候。第3题,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而亚洲、北美洲的热带范围较小,欧洲位于中高纬度,没有热带,这些区域热带草原气候都没有广泛分布。第4题,读图可知,根据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位置,判断出迁徙路线途经的地形区是东非高原。四、(2017上海)2017年4月,我国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读图回答:(10分) 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的面积和人口(2015年)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范围涉及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1雄安新区地处省,邻近北京和两大直辖市。22015年北京市的人口密度约为1277人平方千米。 与北京市相比,雄县、

8、容城和安新三县的人口密度较。3雄安新区所处的海河流域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造成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河湖稀少 B农业科技落后,水利设施缺失 C植被稀疏,地下水匮乏 D城市密集,需水量大4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重要水源地,在新区建设中必须保护白洋淀的水资源。写出一条可采取的保护措施:【答案】1.河北 天津2.小3.D4.防治水污染;禁止填湖造田(退耕还湖);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1点即可)【解析】本题图文结合时事热点雄安新区的设立考查北方地区及北京的地理特点。第1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邻近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第2题,根据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的面积和人口(2015年)数

9、据,计算可知,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的人口密度分别大约是533、833、730人平方千米,相对于北京市,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第3题,雄安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造成北方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多,密度大,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第4题,对于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了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外,更重要的是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以及退耕还湖等措施。五、(2017上海)印度和中国均为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大国。读图回答:(16分) 印度农业分布图印度地形类型面积比重() 中国地形类型面积比重() 1印度是世界上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平

10、原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一线以南地区。2中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远高于印度的原因是3中印两国的耕地比重因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完成表格内容。 印 度 中 国地形 以和低缓的高原为主。 地形复杂多样,面积广大。气候 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水热条件好。气候类型多样。广大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所属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 中国和印度两国中,耕地比重较大的是 。【答案】1.恒河 秦岭-淮河2.农业科技水平高3.印度 中国 地形 平原 山区(山地)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印度【解析】本题考查印度和中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第1题,从

11、“印度农业分布图”可以看出,印度的水稻主要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平原,中国的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南方地区。第2题,由于中国农业技术水平高,所以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远高于印度。第3题,印度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低缓的德干高原,根据“印度地形类型面积比重”,可以看出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根据“中国地形类型面积比重”,可以看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中国气候复杂多样,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六、(2017上海)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

12、全线通车,这是我国东西向的一条最长高铁。读图回答:(14分) 沪昆高铁路线示意图1沪昆高铁东起上海,向西依次经过浙江、江西、贵州,最终到达。2乘坐沪昆高铁可前往的下列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是() A黄鹤楼(鄂) B滕王阁(赣) C阅江楼(苏) D鼓楼(陕)3沪昆高铁穿越了很多隧道。根据地形推断,下列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是() A上海杭州 杭州一南昌 C南昌长沙 D贵阳一昆明4下列沪昆高铁途经的城市中,夏季气候凉爽,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是() A上海 B杭州 C贵阳 D南昌5高铁经过江南丘陵地区,可以看到很多坡地上有() A茶园和橘林 竹林和橡胶树 C茶园和棉田 D竹林和苹果树6下列景观中,乘坐沪昆高铁可观赏到的是(A B C【答案】1.湖北 云南2.B3.D4.C5.A6.B【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铁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