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春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6-12.古诗两首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34117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年春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6-12.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2019年春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6-12.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2019年春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6-12.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年春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6-12.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2019年春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6-12.古诗两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2、引入新课。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题目。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2、简介作者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

3、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2个生字: “首、采、无、树、爱、尖、角”,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

4、视、指导。四、古诗深析,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3、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和小池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二)池上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

5、池中莲蓬。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三)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4、理解小池一、二句古诗。读中

6、悟情。(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五、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池上前两句小娃偷采莲池上 乡村孩子质朴、纯真 后两句景美童心纯小池泉眼惜细流联想小池 树阴 爱晴柔 景色清新令人留恋小荷尖尖角所见蜻蜓立上头课后反思:

7、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教学中,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导学生联系“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教学中以美丽的自然景色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配以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媒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学中作恰当、适度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这一点在本教案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本教案将录像、图片都用上了,既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媒体运作,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