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633856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水产病害学第六节 寄生蠕虫病(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由绦虫引起的疾病,(一)概说 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不具消化系统,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来吸取寄主的营养。 1.外部形态 虫体一般为带状,背腹扁平;分头节、颈和体节三部分。 头节上有各种附着器,头节的形状常为目的分类依据。 体节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及妊娠节片。 2.内部构造 体壁:合胞体结构,最外表有许多微毛。内有环肌、纵肌和少量斜肌组成。 神经系统:由头神经结和背、腹、侧3对纵神经索组成。 排泄系统:原肾,焰细胞分布虫体各处,焰细胞有细管、背腹排泄总管,两侧排泄 管以自己的孔通向外面。 生殖系统:多为雌雄同体,每个节片内有1或2套生殖器官。 有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3.生活史 绦虫有更换寄

2、主,各类绦虫具有不同的发育型式。 第一中间寄主:通常为水生无脊椎动物,如剑水蚤、颤蚓等,亦有陆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第二中间寄主:通常是脊椎动物,如鱼、爬行类、两栖类等。 终末寄主:吞食第二中间寄主发育为成虫。 (二)常见的绦虫病 1.鲤蠢病(CaryOPhyllaeuSiaSiS) 病原 鲤蠢(CaryOPhyllaeus spp)和许氏绦虫,属鲤蠢科。虫体不分节,只有1套生殖器官。中间寄主为颤蚓(原尾蚴),成虫寄生在鱼肠内。 流行情况 鲤蠢病、许氏绦虫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在我国全国各地养鱼水域均可发生此病,但大量寄生引起病鱼死亡。 症状 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引起肠壁发炎

3、,肠道被堵塞,不吃食,肠被堵处可膨大成球状,病鱼贫血。 诊断方法 (1)将病鱼的肠道剪开,用肉眼看到有大量白色、细长、扁平、不分节的虫寄生,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鉴定病原的种类,则需进行切片、染色。,防治方法 (1)进行综合预防。 (2)池塘用0.7ppm氯化铜杀死水蚯蚓,预防疾病的发生。 (3)每l千克鱼内服甲苯咪唑50mg或丙硫咪唑40mg或吡喹酮48mg,连续3天。,许氏绦前半段虫,许氏绦后半段虫,2.头槽绦虫病(Bothriocephalusiosis) 病原体 九江头糟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为头槽科(Bothriocephalidae)

4、。虫体带状,体长90250mm。头节有1明显的顶盘和2个较深的吸沟。多个节片。 生活史: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5个阶段,一条长150200mm的虫体每次可产卵1万个。 卵:椭圆形,淡褐色,有卵盖,卵随粪便一同落到水中,在水温2830孵化成钩球蚴。 钩球蚴:圆形,后端有钩3对,虫体密布纤毛,为剑水蚤吞食感染。 原尾蚴:钩球蚴被中间寄主剑水蚤吞食后,穿过其消化道到达体腔,大约经5天发育为原尾蚴;原尾蚴体长形,尾端有1球形尾器,前端有45对穿刺腺。 裂头蚴:剑水蚤被草鱼鱼种吞食后,经过消化作用,剑水蚤破裂,原尾蚴即在肠内蠕动,脱下尾器,发育为裂头蚴,这时期的幼虫,没有节片,在夏天经11天,虫体

5、长出节片,逐渐进入成虫。 成虫:在水温2829时,裂头蚴在小草鱼肠内经过2123天达到性成熟,初次产卵。 流行情况 全国流行。寄生于草鱼、青鱼、鲢、鳙、鲮的肠内,以草鱼鱼种受害最为严重。草鱼在每年育苗初期即开始感染,而且在短期内大部分能发展到严重阶段。,症状 病鱼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消瘦,不摄食,体色发黑,离群在水面,口常张开,严重贫血。解剖开鱼腹,可见鱼肠前段第一盘曲膨大成囊状,直径增大数倍,肠壁发炎,肠道被堵而死。 诊断方法 (1)剪开病鱼的肠道,当肉眼看到有大量白色、细长、扁平、分节的虫寄生,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鉴定种类则需进行切片、染色。 防治方法 (1)用50pp

6、M生石灰或20ppM漂白粉进行池塘消毒,杀灭虫卵及中间寄主(剑水蚤)进行预防。 (2)治疗方法 全池遍洒浓度为0.5ppm晶体敌百虫1一2次,杀灭幼虫及中间寄主。 每1千克鱼每天投喂吡哇酮48mg或1:400别丁饲料连续投喂5天。,草鱼肠内九江头糟绦虫,九江头糟绦虫头节,九江头糟绦虫整体,九江头糟绦虫头节,患头糟绦虫的剑尾鱼肠壁穿孔, 大量绦虫溢出,3.舌型绦虫病(Ligulaosis) 病原 舌状绦虫(Ligula sp)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为舌状绦虫科。 虫体肉质肥厚,呈白色长带状,俗称“面条虫”。长度从数厘米到数米,多节片。每节节片有1套生殖器官。 生活史:终末寄主为鸥鸟。虫卵随寄主粪便

7、排入水中,孵出钩球蚴,钩球蚴被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鱼吞食带有原尾蚴的水蚤后,原尾蚴穿过肠壁到体腔,发育为裂头蚴,病鱼被鸥鸟吞食,裂头蚴就在鸥鸟肠中发育为成虫。 流行情况 在全国分布。危害鲫、鲢、鳙、草、鲤、翘嘴红鳍鲌、大银鱼、太湖短吻银鱼、裂腹鱼亚科、鳅科、鮈亚科、雅罗鱼亚科等多种淡水鱼的鱼种及食用鱼。,症状 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病鱼腹部膨大,失去平衡,不吃食,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剖开病鱼腹腔,可见体腔中充满大量白色带状虫体;内脏受到挤压及损伤,并严重萎缩,失去生殖能力。病鱼极度消瘦,肋骨突出,严重贫血,造成死亡。有时裂头蚴可钻破鱼的腹壁,更加速死亡。 诊断方法 (1)

8、剖开鱼腹,看到腹腔内有大量白色肥厚带状虫体寄生,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鉴定种类须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预防的方法。在较小水体中,可用清塘方法杀灭虫卵及第一中间寄主,同时驱赶、枪杀终末寄主鸥鸟。,异育银鲫外观腹部膨大,鲢鱼腹部内含绦虫,鲫鱼腹部内含绦虫,异育银鲫腹部内含绦虫,四、 由线虫引起的疾病 ( 一)概说 寄生在水产动物的线虫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100种左右)。 寄生在消化道、鳍条、鳞、腹腔、鳔和其他组织内,对水产动物的危害,一般不很严重;但大量寄生时可破坏组织的完整性,引起继发性疾病;有些种类吸食血液,夺取营养,使寄主消瘦,影响生长和繁殖,甚

9、至死亡。 1.外部形态 线虫一般呈圆筒形,虫体不分节,横切面通常呈圆形,故又称圆虫。虫体通常透明无色。 2.内部构造 体壁 由角质层、表皮层和纵肌层组成,假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起支持功能。 消化系统 完全消化系统。口、食道,有的食道前段膨大成球状,叫肌肉球,肠,分中肠和直肠,开口于尾端腹面的肛门;雌虫肛门单独开口,雄虫则与射精管相连成泄殖腔。,神经系统 由神经环、神经结、神经干和神经连索组成。神经环围绕食道,又称食道神经环,向前、后各分出6-8条纵神经到虫体各处,之间又有神经连索相连。感觉器官主要有乳突、化感器和尾感器。 排泄系统 一般有2条排泄管,自后向前在虫体前面汇合成一小管,通到腹面排泄

10、孔,这种类型均由多细胞组成。有些种类只有1个排泄细胞,细胞变成长形,收集的废料由排泄孔排出体外。 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除少数种类雌雄异形外,体形几乎相同,通常雌虫大于雄虫。 雄性生殖器官: 单管,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和射精管组成,最后由泄殖腔开口;精巢一般细长呈线状,1个。 雌性生殖器官: 多数为双管,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道和阴门等组成。卵在子宫内受精;由子宫分泌卵壳包围。,3.生活史 多数为卵生,也有卵胎生或胎生;肠道寄生线虫不需要中间寄主,组织内寄生的线虫需要中间寄主,中间寄主一般为桡足类、寡毛类等;从幼虫发育到成虫要蜕皮24次。,(二)、线虫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 1.毛细线虫

11、病(Capillariaosis) (1)病原体 毛细线虫(Capillariaosis sp),属毛细科(Capillariidae)。 卵随寄主粪便排入水中,开始分裂;形成幼虫,但幼虫不出壳,在卵壳内可存活30天左右,脱出卵壳的幼虫不能存活,鱼吞食含有幼虫的卵而感染。 (2)流行情况 毛细线虫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鳙、鲮及黄鳝肠中,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广东的夏花草鱼及鲮常患此病。,毛细线虫虫体细小,前端尖细,后端稍粗大,体表光滑;口端位,没有唇和其他构造;食道细长;肠前端稍膨大,肛门和泄殖孔开口在体后端。雌虫体长49910.13mm,具1套生殖器官。雄虫体长1.934.15mm,具1细长的交

12、合刺。 卵生,卵柠檬状,两端各有l瓶塞状的卵盖。,(3)症状 病鱼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受严重感染的小鱼种(全长在3厘米以下),离群独游,分散于池边,极度消瘦,肠壁发炎而死亡。 (4)诊断方法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须对病原进行鉴定。 (5)防治方法 a.鱼池进行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虫卵。 b.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草鱼有充足可口饲料,免其食水底杂屑,同时,及时分池稀养,加快鱼种生长。 c.每100千克鱼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2030克拌饲投喂,连喂6天。 每100千克鱼每天用中草药580克(贯众:土荆介:苏梗:苦樟树皮16 :5:3:5)煎汁拌饲投喂,连喂6天。,2.嗜

13、子宫线虫病(Philometraiosis) ,又红线虫病 (1)病原体 嗜子宫线虫(Phitometra spp),龙线科(Dracunculidae)。常见种类有: 鲤嗜子宫线虫(P. cyprini):寄生于鲤、红鲤,雌虫寄生在鳞囊内,雄虫寄 生在腹腔和鳔。 鲫嗜子宫线虫(P. carassii):雌虫寄生于鲫鱼的尾鳍。 藤本嗜子宫线虫(Pfujimotoi):寄生于乌鳢、斑鳢,雄虫寄生在鳔、腹 腔,雌虫寄生在背鳍、臀鳍和尾鳍。 鰤嗜子宫线虫(Pseriolae):寄生在鰤鱼肌肉内。 鲷嗜子宫线虫(Pspari):寄生在真鲷、黑鲷的性腺。 鳍居嗜子宫线虫 (Ppinnicola):寄生在

14、赤点石斑鱼鳍。 现以鲤子宫线虫为例。 雌虫:体长1013.5cm,血红色,俗称“红线虫”,体表有大量隆起物;没有唇片和头乳突;食道较长,前端膨大成肌肉球,有发达的食道腺;卵巢2个,位于虫体两端,成熟时体内大部分被粗大的子宫所占,子宫里充满卵和幼虫。 雄虫:体长3.54.1mm;体表光滑,透明无色;尾端膨大,有2个半圆形的尾叶,2根细长针形交接刺。 胎生,成熟的雌虫钻破寄主的皮肤,钻出部分在水中,由于渗透压的,现以鲤子宫线虫为例。 雌虫:体长1013.5cm,血红色,俗称“红线虫”,体表有大量隆起物;没有唇片和头乳突;食道较长,前端膨大成肌肉球,有发达的食道腺;卵巢2个,位于虫体两端,成熟时体内

15、大部分被粗大的子宫所占,子宫里充满卵和幼虫。 雄虫:体长3.54.1mm;体表光滑,透明无色;尾端膨大,有2个半圆形的尾叶,2根细长针形交接刺。 胎生,成熟的雌虫钻破寄主的皮肤,钻出部分在水中,由于渗透压的关系,虫体不久就涨破,子宫也随即破裂,幼虫便进入水中,被中间寄主萨氏中镖水蚤等吞食,幼虫在体腔中发育,鲤鱼吞食阳性水蚤而感染,幼虫钻到鲤鱼体腔中发育,雌虫移到鳞下发育成熟。,关系,虫体不久就涨破,子宫也随即破裂,幼虫便进入水中,被中间寄主萨氏中镖水蚤等吞食,幼虫在体腔中发育,鲤鱼吞食阳性水蚤而感染,幼虫钻到鲤鱼体腔中发育,雌虫移到鳞下发育成熟。 (2)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鱼,全国各

16、地均有流行。亲鲤因患此病影响性腺发育,往往不能成熟产卵。长江流域一带一般于冬季虫体在鳞片下出现,但因由体较小又不甚活动,所以不易被发现,到了春季水温转暖之后,虫体生长加速,从而使鱼致病。在6月份之后,母体完成繁殖,鱼体表就不再有虫体。,(3)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鳞片因虫体寄生而竖起,寄生部位发炎和充血。还往往引起细菌、水霉病继发。虫体寄生处的鳞片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即可见红色的虫体。同时表现竖鳞,严重时,肌肉表皮腐烂、出血,病鱼生长停滞。 (4)防治方法 a.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灭幼虫及中间寄主。 b.用1%的高锰酸钾或碘酒涂抹病鱼体表病灶。 c.0.2%的石炭酸涂抹病鱼体表病灶。 d.用0.202.5ppM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 e.用2%的食盐水浸浴1020分钟。,鳞片下嗜子宫线虫,鲫鱼尾鳍上嗜子宫线虫,鲫鱼尾鳍寄生嗜子宫线虫,黄颡眼寄生嗜子宫线虫,乌鳢背鳍寄生嗜子宫线虫,黄颡眼寄生嗜子宫线虫,腹、臀鳍形成瘤状囊包,鳞片寄生嗜子宫线虫,3.鳗居线虫病(Anguillicol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