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3328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点突破题型透析,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考纲原生态,备选素材,考 纲 原 生 态,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 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_。 生物群落连线,物质和能量,(2)生态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的分析,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a.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_,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

2、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b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_,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_。 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_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 d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长期_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生产者,减少,增多,动态变化,自然选择,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e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 食物网的分析,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a营养位置:同一

3、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_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_不同的营养级。 b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_关系,又有_关系。 c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_,而并非取决于生物_。,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第三、第四、第五,三个,捕食,竞争,种类,数量,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绿色植物生产者: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

4、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4)计数食物链的规则:生产者最高营养级,不中断、不漏掉。 (5)判断食物链的成分:寄生、腐生生物及非生物物质中的能量不在食物链(网)中。 (6)分析食物链的数量:数量波动变化应以就近原则,且以捕食关系进行判断。,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2012高考海南卷)( ) (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其中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2010高考海南卷)( ) (3)生产者是

5、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者一定是植物。 (2008高考广东卷)( ) (4)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2015合肥二模)( ) (5)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015青岛期末)(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6)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2012高考浙江卷)( ) (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008高考重庆卷)( ) (8)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第一营养级。 (2008高考北京卷)( ) (9)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

6、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2015无锡模拟)(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 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 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 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 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 水、空气、细菌等,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解析,答案,题组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C,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其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

7、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让有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 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 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 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 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 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

8、属于分解者,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解析,答案,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B,题组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3.右图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成分:B_、C_。 (2)B主要是指_ _。 (3)_和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图中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填字母)。,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

9、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解析,图显/隐,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题组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答案,题组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关键 判断生产者时要注意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 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转变成无机物,即营腐生生活,

10、如蚯蚓。,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题组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特例分析,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题组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4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 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 食物网影响最大,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故A错误;硅藻是生产者但不是分解者,故B错误;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处于第二营养级,故C正确;生产者遭到破坏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故D错误。,解析,答案,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C,图显/隐,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

11、数量的变动 (1)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 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 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 “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 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 量要大。,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 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 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 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

12、变。 (4)特殊情况: 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 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 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1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理解:,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化学能,化学能,热能,(2)过程图解: 甲:_ 乙: _ 丙: _ 丁: _ 戊: _,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分解者,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如图): 同化量_粪

13、便量。 积累量_呼吸量。,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摄入量,同化量,光能射入量_反射量。 生产者同化量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各营养级同化量总和。 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单向流动。 a能量流动是沿_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生产者固定量,食物链,b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_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逐级递减。 a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_消耗大部分能量。 b

14、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3)研究意义: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使能量得到_的利用。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的部分。,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热能,呼吸作用,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能量流动关系,对人类最有益,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比较 (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其计算公式为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2)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不是越长越好;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2014高考江苏卷)( ) (2)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2014高考江苏卷)( ) (3)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2014高考江苏卷)( ) (4)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