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32876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四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教学措施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第三单元 名胜游踪济南泉城济南 1课时 佛教名山千佛山 1课时 名泉之冠趵突泉 1课时 泉城明珠大明湖 1课时 崂山海上名山 1课时 崂山名瀑龙潭

3、瀑 1课时 第四单元第对联妙联集锦 1课时 读书名联 1课时 成语成语探源 1课时 成语诗画 1课时 课时备课(教案)大吾联小 年 月 日课题1、泉城济南课型第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文章读通顺。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过程与方法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法学法以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为主,教师适当讲解为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存在理解差异

4、;加强阅读背诵积累拓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材处理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板书:泉城济南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五、成长阶梯: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

5、些收获?板书设计: 济南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竇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教后反思课时备课(教案)大吾联小 年 月 日 课题2、佛教名山千佛山课型第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

6、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法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渎自悟,在解决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解决问题,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巩固本课知识,背诵、拓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材处理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佛山。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

7、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千佛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千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板书设计: 千佛山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教后反思课时备课(教案)大吾联小 年 月 日 课题3、名泉之冠趵突泉课型第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

8、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法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渎自悟,在解决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解决问题,教师

9、适当加以点拨,最后巩固本课知识,背诵、拓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材处理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吗趵突泉?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趵突泉,看看趵突泉有多美。板书:名泉之冠趵突泉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名泉之冠趵突泉。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趵突泉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趵突泉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趵突泉的哪一些著

10、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趵突泉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4.泉城明珠大明湖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泉城明珠大明湖介绍;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

11、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

12、州 (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大明湖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大明湖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大明湖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大明湖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

1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教后反思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课时备课(教案)大吾联小 年 月 日课题崂山-海上名山课型第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