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2670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梳理】 一、种群的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适用范围:植物、_的动物。 取样关键:_。 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_。,活动范围小,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法,(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_、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计算公式:_(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数,n为第一 次捕捉并标记数量,m为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活动能力强,N=Mn/m,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1)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

2、的比率。,新产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写出上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_,_,_。,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3)性别比例:种群中_数目的比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基本不变,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雌雄个体,4.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_。 (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位置状态或布局,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研究方法:_。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_根据实验数据, 用适当的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构建数学模型,假设,数学形式,2.种群数量

3、增长的两种类型:,(1)A图为_曲线。 产生原因: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曲线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_增长。 数学模型:_(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 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J”型,食物和空间,倍数,Nt=N0t,(2)B图为_曲线。 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_等的制约。 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_(即K值)后,将停止增长。 决定因素:_。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_、_等 人为因素:_,天敌,传染病,人类活动,“S”型,空间、食物、天敌,环境容纳量,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小题快练】 1.考题诊断: (1

4、)(2014江苏高考T5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 群。 ( ) 【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2)(2014江苏高考T5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 群密度。 ( ) 【分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 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3)(2013新课标全国卷T5A)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 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鹰的迁入率增 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 ) 【分析】鹰以鼠为食,因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黑线姬鼠的种 群密度降低。,2.易错诊断: (1)种群数量的变化也

5、就是指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 ( ) 【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和波动外,也会下降,甚至消亡。 (2)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 关。 ( ) 【分析】种群的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某一特定环境下的种群最大数 量,环境改变,环境容纳量即随之改变。,(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 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 ) 【分析】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 虫的防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4)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 ) 【分析】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害动物的防治难度大, 在种群数量较少时控制最有效。

6、,3.教材研习: (必修3 P63图4-3改编)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解析】选A。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从我国人口现状看,虽然出生率下降,但其值依然大于死亡率

7、,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为图a(增长型)所示类型。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使幼年个体数量远大于成、老年个体数量,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a所示的增长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为图c所示的衰退型。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为图b所示的稳定型。,4.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 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 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 法是( ) 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 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C.在

8、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解析】选A。正方形地块上比较适合用五点取样法,即在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长方形的地块上比较适合用等距取样法。样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5.种群数量呈指数式增长的条件是( ) A.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的生存 C.只有没有被捕食时 D.在人工控制的实验室理想条件下,【解析】选D。种群数量呈指数式增长,必须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资源充足、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才会出现。这种条件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人工控制的实验室

9、条件下才会出现。,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解析】选C。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夏天时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相对较低。,7.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

10、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 C.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解析】选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相同时间取样才能说明问题。应该振荡混合均匀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而不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样。,【速记卡片】 1.种群的5个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 2.年龄组成的3种类型: (1)增长

11、型:幼年个体数目最多,老年个体数目最少。 (2)稳定型:各年龄组成数目比例适中。 (3)衰退型:老年个体数目偏多,幼年个体数目偏少。,3.种群密度的2种调查方法: (1)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计算:假设在对某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m只个 体,第二次捕获N只个体,其中标记个体n只,设该种群数量为M, 则Mm=Nn,M= (只) (2)样方法。 适用范围:一般为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取样关键:随机取样。,4.种群数量增长的2种类型: (1)“J”型增长曲线。 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 (2)

12、“S”型增长曲线。 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天敌等的制约。 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将停止增长,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考点一 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密度,(4)有关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归纳。 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

13、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通过,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植物,还适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跳蝻)或某种昆虫卵。,方法步骤: 准备:观察地形,注意安全 确定调查对象:如一块农田中的荠菜或蒲公英等 确定样方 ,样方数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数目 一般为10个 样方大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大小 一般为1 m2的正方形 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 等距取样

14、法,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 计算种群密度:某植物种群密度=,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四角只计左上角”的原则,如图: (注:实心圈表示要统计或测量的个体),注意事项: a.调查对象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双子叶 草本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b.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 比较均匀的地段。 c.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样方要 多些。 d.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100 m2,灌木为16 m2。,(2)

15、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M)=,公式成立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标记的要求。 a.标记不能过分醒目。 b.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c.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高考警示】与种群特征有关的两点提醒 (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考题回访】 1.(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