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996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针对“地圆学说”,康熙初年的钦天监监正杨光先曾说:“若四大部洲,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大圆球矣所以球上国土之人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A. 相对论B. 量子论C. 经典力学理论D. 生物进化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杨光先的意思是说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上国土之人脚心与球下国土之

2、人脚心相对”,将会导致“人之倒悬”,显然不知道地球有引力作用,C正确;相对论是解释宏观物体高速运动状态物理现象,A错误;量子论是研究微观物体运动状态物理现象,B错误;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的思想,D错误。【点睛】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2.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

3、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达芬奇 D. 牛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由此可知与启蒙运动无关;伽利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所以与启蒙运动也无关;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选D。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名师点睛】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1)地位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2)影响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分别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煤炭工业等新兴工业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汽车、化学等新工业出现;第一

5、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近代城市兴起和发展,正确,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4.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A. 主张上帝至高无上B. 提倡进步和理性C. 实行开明君主制D. 主张天赋人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C、D都是伏尔泰的主张,而题干的要求是回答其思想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启蒙运动的核心来分析可得出结论,伏尔泰精神的本质应该是进步和理性。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的思想5. “在今天的中国

6、,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材料出自毛泽东的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十大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共产党创立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11927)是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阶段。毛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7、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是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提出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根据题干信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可知C符合题意。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论【名师点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国民革命

8、时期: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2)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3)抗日战争时期: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6.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孙中山表示:“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务一洗而去之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这反映了孙中山A. 竭力维护国家主

9、权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愿望B. 一直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C. 认为推翻清政府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前提D. 主张采用三民主义思想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答案】A【解析】【详解】“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务一洗而去之”“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说明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会改变清王朝时期国际地位低下境况,体现出孙中山维护国家主权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愿望,A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B错误;成立是一种愿望,并不是说明推翻清政府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前提,C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用三民主义思想挽救民族危机,D错误。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

10、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B. 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 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D.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知,这是属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智者运动时期,题干中“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可以说是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所以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智者运动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比较8. 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

11、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墓葬主人不可能生活在(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 C. 魏晋南北朝 D. 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汉字起源演变的掌握情况,很多错选了BD。“隶书”秦朝才出现,故A项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能,而后三项都有可能。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9.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详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而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分析书籍的内容结合

12、当时的历史背景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书籍的知识缺陷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强调海国图志对中日两国影响的不同。我们在评价此书时,应分析该书的内容,应结合当时两国的历史背景以及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故正确答案为B项。尽管海国图志在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缺陷,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这并不是造成它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故可排除。10.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A. 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 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

13、点D. 促进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播【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角度均不符合题意。11.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树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指A. 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14、段的基本路线B. 解决姓“资”姓“社”问题,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D.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故A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解决姓“资”姓“社”问题,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

15、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1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 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中公孙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项。故选B项考点:汉代思想大一统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基础知识且都发生过重大事件,都有重大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