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995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A. 扩大地方的权力 B.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 整饬地方的吏治 D. 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各省实行一定的分权,而设总督管理一省或几省的事务,以偏重地方军事治安为主,同时“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目的是为了能做到总理地方事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明清时期除了总督外,还有地方的省级行政

2、机构,都直属中央管理,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地方吏治的整饬,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总督体现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不是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2.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朝鲜代表团要求联合国军在6个月内撤出朝鲜,首次以大国身份组团参会的中国代表团表示支持,苏联代表团也支持中国的意见。这次会议A. 贯彻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B. 初步达成了有关解决朝鲜问题的决议C.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D.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20世纪50年代”“国际会议”“首次以大国身份组团参会”

3、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故选C;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亚非国家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排除AD;日内瓦会议初步达成了有关印度支那问题的决议,排除B。3.“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是A. 中共七大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为

4、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信息可知该会议召开时,抗战尚未胜利;结合选项分析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 A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即将取得胜利,排除B。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确立的背景下,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排除C。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4. 二战结束的时候,在日本,盟军对其进行民主化改造过裎中,最高司令部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以外科手术的方式清除战时教科书中的军国生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宣传内容。1946年,盟军最高司令部要求日本

5、政府审查新编的历史教科书,保证没有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的内容,盟军司令部则有最后审查权。这种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修正说明了A. 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生命的一部分B.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政治进程的一部分C.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通过历史教育建构、记忆和传承的D. 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进程,但历史记忆却是人为的建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素养相关内容历史记载的影响因素。由材料关键信息“审查新编的历史教科书”“保证没有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的内容”“盟军司令部则有最后审查权”等,材料主旨,即体现“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与当时政治大背景密切关联”。据此,判断选项,可知:B项“民族精神生命”,与题干

6、主旨不相符合;CD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记载影响因素【名师点睛】关于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作为认识历史与研究历史最基本的方法与原则,要适度给学生补充,诸如历史研究的方法(史法)、历史史料的来源(史料)、历史评价的角度(史观)以及对历史的认识(史识)等。还有关于“历史”的界定,即客观存在历史、书写出来的历史(诸如史书,历史记载,历史教科书等)、人们心中的历史等。要最大程度掌握第一手史料,多方面印证历史,要记载最为真实的历史,最大程度减少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

7、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A. 罗曼诺夫王朝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 工兵代表苏维埃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月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1917年的4月是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时期,表面上看两个政权并存但实际上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罗曼诺夫王朝已经被推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工兵代表苏维埃并不掌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十月革命之后才有的政权,选项D在时间上不合适,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8、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6.“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没有改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有清末新政。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7. 18

9、40年,澳门的葡萄牙人、美国领事等告诉林则徐,英国即将对广东发动战争;林则徐认为这是“谣言”、“虚张”。上述史实反映了A. 英国国力不及中国而采取的恫吓策略B. 葡萄牙排斥英国而力图垄断东方贸易C. 美国为取得在华优势地位而抵制英国D. 林则徐以天朝上国观念判断中英关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事实上1840年的英国和中国之间确爆发了鸦片战争,所以,澳门的葡萄牙人、美国领事等告诉林则徐,英国即将对广东发动战争绝非危言耸听,而林则徐却认为这是“谣言”、“虚张”足以证明林则徐对世界形势

10、、对中英关系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仍然是以天朝上国观念判断中英关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朝上国观念8.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A.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 完善官员监察体系C. 预防地方割据出现D. 利于规范官员行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凡官吏民众可甚至各地官府不得阻拦否则”可知,对官员的违法行为,民众可

11、以告状,这有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朝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A. 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 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 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周初的分封制对于稳定西周统治有重要作用,故C正确;“设五等,邦群后”说明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割据混战

12、,故B错误;西周并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作用出发,对材料进行正确解读,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0.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时的搭载物中有10克泥土。这10克泥土中有1克来自台湾,象征国家的和平统一;9克来自郑和的家乡。根据相关史实可知其寓意可能是A. 向世界表明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B. 要重振郑和时代的海上雄风C. 纪念郑和为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D. 表明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答案】A【解析】【详解】从郑和下西洋时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13、这一原则来看,中国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时的搭载物实际上是在向世界宣传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和平崛起,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故排除B,选A;郑和是明代航海家,排除C;材料无法反映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排除D。11.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洪仁玕的这一观点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正确,故选C;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

14、制度在本质上是矛盾的,错误,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可排除ABD。故选C。12.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的解释是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 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统治C. 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不是十月革命,排除A;十月革命最终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不是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统治,排除B;十月革命以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这不是它划时代的意义,排除C;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意义,故选D.13.西周时期小宗或异姓都可世袭为家臣,但到春秋战国之际

15、,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是A. 官僚政治最终确立B. 宗法制度逐渐瓦解C. 血缘政治完全瓦解D. 分封制度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详解】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最终确立,排除A;春秋战国之际任用家臣时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这反映是世官制受到冲击,宗法制逐渐瓦解,故选B;中国古代实行人治,血缘政治没有完全瓦解,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分封制度开始解体的信息,排除D。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 共和制B. 分权制C. 联邦制D. 总统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宪法的条文当中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即是联邦制的原则,C正确;共和制是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的,排除A;分权制和总统制在材料中都未体现,排除BD;所以选C考点: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