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995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9个小题,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满分共76分.1.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 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 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答案】A【解析】逸出功W0=hc,W0c,c为截止频率,A正确;只有照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截止频率c,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2、,B错;由光电效应方程Ek=h-W0知,因不确定时,无法确定Ek与W0的关系,C错;光强E=nh,越大,E一定,则光子数n越小,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D错。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知道光电流的大小在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2.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 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B. 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C. 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

3、发生偏转D. 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用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发生了光电效应,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b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数量增加,则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因为b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即使增加b光的强度也不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子的方向是由d到c,所以电流方向是由c到d。选项AB正确。考点:光电效应现象及光电管。3.实验得到金属钙

4、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ax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参照下表可以确定的是()金属钨钙钠截止频率0HZ10.957.735.53逸出功W/eV4.543.202.29A. 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得到的EKmax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中直线的斜率大B. 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EKmax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中直线的斜率大C. 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EKmax图线也是一条直线,设其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EK2),则EK2EK1D. 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当入射光的频率1时,可能会有光电子逸出【答案】C【解析】【分析】光电效应的特点:金属的逸出

5、功是由金属自身决定的,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满足光电效应方程。【详解】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W0=h-h0可知,EKm-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横轴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此时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也可以知道极限波长,根据W0=h0可求出逸出功。普朗克常量与金属的性质、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如用金属钨做实验或者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Ekm-图线都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与图中直线的斜率相等,故AB错误;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Ekm-图线也是一条直线,设其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Ek2),由于钠

6、的逸出功小于钨的逸出功,则Ek2Ek1,故C正确;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当入射光的频率1时,不可能会有光电子逸出,故D错误;故选C。【点睛】只要记住并理解了光电效应的特点,只要掌握了光电效应方程就能顺利解决此题,所以可以通过多看课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EKm=h-W0=h-h0,知道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B. 大量的电子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表明所有的电子都落在明条纹处C. 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

7、用引起的,这是光子自身的固有性质【答案】AC【解析】【详解】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A正确;大量的电子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表明落在明条纹处的电子较多、落在暗条纹出的电子较少,故B错误。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C正确;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无关,故D错误。故选AC.5.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 D. 动量【答案

8、】A【解析】解: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hW0,又 W0=hc联立得:Ek=hhc,据题:钙的截止频率比钾的截止频率大,由上式可知:从钙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由P=,可知该光电子的动量较小,根据=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光电效应方程,明确光电子的动量与动能的关系、物质波的波长与动量的关系=【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6.如图所示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 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A. 1 305、25、

9、7、1B. 202、405、625、825C. 1 202、1 010、723、203D. 1 202、1 305、723、203【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绝大多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A位置闪烁此时最多,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符合该规律的数据只有A选项,A正确7.一群氢原子处于同一较高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中( )A. 可能吸收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暗线B. 可能发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亮线C. 只吸收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暗线D. 只发出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亮线【答案】B【解析】处

10、于较高能级的电子可以向较低的能级跃迁,能量减小,原子要发出光子,由于放出光子的能量满足h=Em-En,处于较高能级的电子可以向较低的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可能继续向较低能级跃迁,所以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可以自发地发生衰变;衰变的快慢用半衰期表示,与元素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11、,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自身内部因素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D正确;9.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 铯原子核()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的结合能D.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答案】ABC【解析】A

12、、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A正确;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要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B正确;C、铅原子核衰变成铯原子核需要经过衰变和衰变,同时释放出能量,铯原子核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的结合能,C正确;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D错误。故选:ABC。【名师点睛】比结合能:原子核结合能对其中所有核子的平均值,亦即若把原子核全部拆成自由核子,平均对每个核子所要添加的能量,用于表示原子核结合松紧程度;结合能:两个或几个自由状态的粒子结合在一起时释放的能量,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结合能。10.C1

13、4发生放射性衰变为N14,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C14与C12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C14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C14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B. C12、C13、C14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C14衰变为N14的过程中放出射线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C14的衰变【答案】AC【解析】因古木样品中C14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选项a正确;C12、C13、C14具有

14、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C14衰变为N14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射线,选项c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故选ac.【考点定位】半衰期;核反应方程.11.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4.9MeV和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X是中子B. 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答案】AD【解析】由X17.6MeV,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因此X是中子,故选项A正确;再由XY

15、4.9MeV,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Y的质量数为6,电荷数为3,即其质子数为3,中子数也为3,故选项B错误;由于两个反应中都释放了能量,因此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两个反应中都存在质量亏损,故选项C错误;根据核聚变反应的定义可知,氘和氚反应生成了一个核,故选项D正确。【考点定位】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核聚变反应概念的理解,及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的应用。【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2.一正弦式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该交变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i10sin (25t)AB.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C. 该交变电流的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D. 该交变电流通过阻值为2 的电阻时,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200 W【答案】C【解析】角速度为=2T=20.04=50rad/s,所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