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768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天津文综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考点】工业革命。【解析】由材料信息“蒸汽驱动机械制造设备的出现”“第一架纺织机”“基于劳动分工的、电子驱动大规模生产的出现”“第一条生产线”“用电子和IT实现制造流程的进一步自动化”“第一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可知,科技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而不是科学,排除B项;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应该是越来越小,排除C项;信息化是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不能涵盖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答案】A2016年题组1(2016天津文综5)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世界市场的发展A B C D【考点】电气技术的应用无线电报;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进步无线电报【解析】材料中中国进口马可尼无线电报机与英国建立无线电报站在同一年,故正确;材料中的现今无线电通讯

3、不是中国生产研制的,不能体现中国科技领先,故 错误;材料虽然体现的是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成果,但从时间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学历制度阶段,故错误;材料中中国与英国在相同时间发展无线电技术,反映出世界市场发展促进新发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2(2016海南单科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考点】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人的使用) 【解析】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进一步的节约人才

4、,不会缓解人口压力,故A项错误;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而机器人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故B项错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资本的扩张,机器人仅是一种工业品,故C项错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不但是信息技术的升级,还包含其它多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是科技综合的运用,故D项正确。【答案】D2015年题组(备注:无)2014年题组1(2014广东文综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C蒸汽机 D计算机【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解析】牛顿经

5、典力学是科学知识,与题干“直接推动”的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思想,此时题干中动力来源的转变已经实现,且进化论与动力来源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变为蒸汽动力,而蒸汽机以煤为燃料,故C项正确;1946年计算机出现,而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C2(2014浙江文综20)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公共汽车火箭的一级火车车厢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

6、应当是()A B C D【考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析】汽车发明于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火箭发明于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火车发明于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出现于4000多年前,按照时间排序,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4江苏单科17)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7、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考点】电气技术的应用【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皆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知识(或者科学)与技术联系不够紧密,并没有意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A、B、C项错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知识(或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2017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 钟表的演变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

8、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考点】以钟表的演变为切入点,自拟题目。【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首先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拟出一个论题,然后对所拟论题有理有据地进行说明。考生可以从钟表精确度变化、钟表应用范围的变化、钟表普及程度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阐述。【答案】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随着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人们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钟表的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

9、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人们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断提高,钟表精度的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

10、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准确、

11、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3(2015上海单科38)霸权的兴衰(12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

12、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苏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战后科学技术革命【解析】以英国与美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为切入点,选择两个阶段论证英国“霸权的兴衰”。第一阶段是一战到二战期间,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选取的史实包括:经济上,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而美国则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外交上,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日趋瓦解,而美国则通过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确立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第二阶段是二战后,英国的世界霸主地

13、位被美国取代,选取的史实包括:经济上,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而英国则需要“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政治上,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科技上,美国在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中遥遥领先。【答案】史实水平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9分)一战后英国的世界霸权逐渐走向衰落,美国的势力迅速膨胀,双方的力量对比差距不断缩小。经济上,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美国则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政治上,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美国确立了在亚太地区的优势,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丧失。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后,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日趋瓦解。二战彻底改变了美英的力量对比。经

14、济上,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英国则因经济困难,只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政治上,美苏两国迅速崛起,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而英国只能依附于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阵营。此外,战后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其在核能、空间技术、互联网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水平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其他答案。(0分)组织水平1:叙述有逻辑、时序感强(3分)水平2:语句通顺(1分)其他答案。(0分)4(2014北京文综37)(节选)(14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材料二图16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17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图18 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 图19 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国商品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考点】(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海陆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