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671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答案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

2、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B.C.D.答案A化能合成细菌是生产者,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正确;菟丝子是消费者,错误;蚯蚓等腐食性动物是分解者,错误;异养型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错误。3.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答案D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又存在捕食关系,A正确;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和鼠,若

3、鼬减少时,鹰缺乏竞争者,数量会增多,B正确;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强,C正确;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4条,D错误。4.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减少汽车使用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提高绿化面积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答案B雾霾天气的发生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烟尘等造成的,所以减少汽车使用、提高绿化面积、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都能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但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使雾霾天气更加严重,故选B。5.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

4、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推移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答案A根据题意,甲地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属于原生演替,二者的类型不同,A错误;地衣首先在火山岩上定居,分泌的有机酸可加快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C正确。6.下列属于原生演替的是()A.在砍伐后的森林开始的演替B.在火灾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C.在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D.在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岩开始的演替答案D在砍伐后的森林、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后的

5、农田开始的演替都是在有生物定居过的基质上开始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A、B、C错误;在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D正确。7.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D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故增长缓慢,在接近K值时,种内斗争加剧,增长速率变小,A错误;在封闭培养体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不适用“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B错误;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C错误;由图知,

6、K值为121 00010=120 000(个),D正确。8.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答案B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作用、群落演替、种群密度等相关知识。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治农业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得到高效利用,但不

7、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拟水狼蛛捕食褐飞虱增加,导致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9.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答案A蝉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般34年繁殖一代,在夏季部分蝉发育成熟羽化后进入生殖期,夏末和秋初产卵后会在一周内死亡。所以蝉的生殖前期(卵和若虫阶段)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生殖后期等于0。据此判断A项符合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

8、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D蓝藻水华现象与水体中N、P增多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有关,体现了物质的利用,未体现出能量流动的特点,A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包括太阳能(光合作用固定)和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B错误;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C错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D正确。11.下图表示北极旅鼠在1928年到1943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

9、年达到峰值,呈周期性波动B.A点时,雌鼠生殖能力下降是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C.B点时北极旅鼠的次级生产量仍可能大于零D.A点到B点过程中,北极旅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答案D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年达到峰值,呈周期性波动,因为种群数量曲线波峰间隔时间相等,A正确。在种群数量很高时受内源性的内分泌调节因素影响,雌鼠生殖能力下降可抑制种群数量的进一步增长,B正确。B点时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过程中,种群的生物量在下降,而次级生产量是该动物同化能量与呼吸量之差,这部分能量还会被其捕食者和分解者利用,所以可能出现次级生产量大于零,而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过程的情况,C正确。从A点到B点过程中,种群数量下降,但K值并

10、不一定下降,可能是种群数量超过K值后处于下降回归K值的过程中,即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D错误。12.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B.种群呈“S”形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形增长C.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答案C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所以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可能突破K值,A错误;种群呈“S”形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形,B错误;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正确;森林植物的垂直

11、结构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D错误。13.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环境容纳量是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某些时候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但通过调节后又恢复到正常数量,A错误。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会改变种群密度的大小,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不存在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C错误。冬季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因此,植

12、食动物在冬季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D错误。14.如图表示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次级生产量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有机物B.凡是异养生物都是次级生产者C.海洋的初级生产量之和虽是陆地初级生产量的1/2,但次级生产量却相当于陆地的3倍多D.次级生产量减去呼吸量即为净次级生产量答案D次级生产过程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物的同化过程,次级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而次级生产量减去呼吸量不是净次级生产量,D错误。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

13、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答案C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在被分解者分解的过程中其中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被植物利用,A错误;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B错误;在能量传递效率固定的情况下,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会越多,D错误。1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生态系统的

14、成分,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过程实现的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D.图中由生产者、和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答案B图中、分别为大气中CO2库(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缺少、直接到的碳循环路径(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细胞呼吸),故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固定的,B项正确;图中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项错误;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D项错误。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

15、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甲能固定太阳能,是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到其他生态系统中,故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太阳能必须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才能进入生态系统并开始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电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输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8.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883年火山爆发几年后地衣、苔藓阶段蜘蛛1909年草本阶段202种动物1919年灌木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