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902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苏东坡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古奇才 苏东坡,学习目标: 1、通过苏东坡传的阅读,全面认识苏轼的生平事迹,熟悉苏轼的主要作品,体会苏轼人格魅力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2、研读教材所选文本,分析传记文学是如何化用素材,再现历史,重现形象的; 3、了解学者林语堂,思考在他所写的苏轼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通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节课,试图让学生交流阅读原著的感受与体会; 2、用一节完成需要六到八节完成的教学内容,只有淡化过程,有侧重的解决主要的问题;,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

2、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他能狂妄怪僻,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 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

3、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象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晶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问的风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小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

4、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一位吾国吾民始终在心的国学大师,一位大江东去浪淘不尽的豪情诗人,相似的心灵是灵魂的转世,看东坡光风霁月,渡危抓机,从容应对,听林语东坡,显中国智慧。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

5、,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

6、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

7、奢侈。”生活的艺术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

8、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传世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枝上柳绵吹又少

9、,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生识字烦恼始,千古奇才,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文人眼中的苏轼出类拔萃,苏辙:“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墓志铭) 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辛稼轩词序) 赵翼:“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瓯北诗话),林语堂:“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传) 余秋雨:“中

10、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苏轼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健全、最融通,也最为后人所仰慕的一种人格模式。(康震评说苏东坡),东坡语录: “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我不会下地狱。”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轼民族文化性格的自我完善者,政治思想上: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经世济时为己任,坚持操守,勤政爱民; 处世态度上:以佛老的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为坐标,旷达乐观,宠辱不惊; 艺术创作上:以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为基石,挥洒自如、不断创新。,“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11、,坚韧 质朴 潇洒 无畏 耿直 勇敢,人格的魅力 伟大的心灵,坦荡 率真 智慧 深刻 包容,洒脱,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个人的努力 (抄汉书、八面受敌读书法) 良好的教育 (父亲在学业上的督促、母亲在道德方面的引导) 一点点运气 (欧阳修的提拔奖掖,陈公弼的严格要求),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

12、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为“模式阅读”。因为它是一个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名二子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辙乎,吾知免矣。,年少轻狂,

13、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东坡轶闻,进京赶考,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

14、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视为巧对。,赴宴吟诗,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

15、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当时的判官梅圣俞,对苏轼的文章十分赞赏,但是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跟尧有关系吗?梅圣俞不明白这点,反复读过后,便去问苏轼,苏轼说答案在三国志孔融传中,可是梅圣俞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后,依旧没有

16、发现出处,便又去问苏轼。苏轼只好老老实实答是自己的杜撰,梅圣俞更不解,苏轼便说三国志孔融传中言道孔融跟曹操说商纣王将妲己赏了周公,曹操问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应该有。苏轼便据此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使梅圣俞更加赞赏苏轼。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苏轼“欺”师,“尸骨”未寒 、东坡吃草 、对联退敌,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