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718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第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四大发明,2.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约成书于东汉的 九章算术 ,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由算筹演变为算盘。 (2)天文:中国古代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记录。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石氏星表 ;创制了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3)历法:夏朝有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时,郭守敬编订了 授时历 ,1281年颁布推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 3.农学和医学

2、(1)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医学著作: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二、文学成就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3、 (1)特点:采用 楚国 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 浪漫主义 风格。 (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 离骚 。 3.汉赋 (1)特点:手法夸张,词藻华丽,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 诗赋 为主。,(2)代表人物及其特点,5.宋词 (1)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唱歌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情感。 (3)代表:有 婉约 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 苏轼 、辛弃疾等。

4、6.元曲 (1)形成:元代的散曲和 元杂剧 一起合称为元曲。 (2)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生动活泼。 (3)代表: 关汉卿 、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7.明清小说 (1)背景: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3)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名作。,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的演变 (1)起源:6000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至 商朝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5、 (3)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 隶书 、楷书。 (4)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 (1)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自觉阶段 。 (2)特点及代表,3.绘画艺术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4.戏曲艺术 (1)演变:原始社会原始的歌舞;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朝 元杂剧 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 昆曲 流传甚广。 (2)京剧: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形成了“ 徽汉合流 ”的局面,京剧出现;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6、,涌现出号称“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角度:四大发明的影响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摘自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

7、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自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摘自鲁迅电的利弊 【问题】 结合材料一、二并与材料三对比,说明四大发明对西方和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的文明进程;由于旧中国的漠视、愚昧及落后,使科技缺乏转换为生产力的环境,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四大发明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

8、和经济效益。 2.对西方的影响:(1)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的使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的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特点 (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的方法。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遏制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4)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5)发展程

9、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2.原因 (1)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策因素: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才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条件。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典例1 (2016浙江嘉兴一模)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

10、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 )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解题思路】印刷术对文艺复兴运动有促进作用,但不是“起源”,A项错误;民国时期闭关锁国早被打破,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先有造纸术革新,后有活版印刷术,C项因果关系倒置,错误;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符合“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D项正确。 【参

11、考答案】 D,1.(2016广东佛山一模)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 ( ) 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A 【解析】根据材料“将不可能实现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可知,A项正确;火药、纸、指南针、印刷术促进西欧社会发展,而不是“改变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B项错误;四大发明在中

12、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才开始”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最大贡献”,D项错误。,2.(2016湖南张家界一模)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 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 D 【解析】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凭借先进武器战胜了落后的封建贵族,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A项正确,

13、不符合题意;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促使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刷术在欧洲地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符合题意。,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角度1:中国古代的文学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自屈原离骚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摘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醉里

14、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摘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摘自中国古代史 【问题】 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各自的文学特色。 【答案】 材料一中的楚辞句式自由灵活,便于抒发情感。材料二中苏轼的词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的感受;辛弃疾的词继承和发扬了苏轼豪放派的风格,其叙述的事件多与军事有关,词风沉郁悲凉,反映了南宋偏安江南,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材料三中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成为主流,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特色。,角度2:中国古代的书法

15、 材料 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的影响。 【答案】 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则强调精神气度。,角度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材料 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元代倪瓒 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摘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问题】 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怎样的艺术特色? 【答案】 材

16、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抒情写意活动。 史论总结,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及世俗化趋势 1.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和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来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曲、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