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081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编 解题方法 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描述类问题探析,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在“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后强调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是考试题目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结合高考试题的常见设问,我们可以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为两类,一类为“描述”类,另一类为“阐释”类。本文拟结合经典试题,探析“描述”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示例 如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 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 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随着收入增加

2、,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 B. C. D.,例1,解析:本题的关系词为“有”,考查学生运用收入对消费影响的知识分析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M为自变量,X为应变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A商品的需求量相应的增加,故符合题意,判断错误;从图示的纵坐标看,OM1、M1M2、M2M3的距离大体相等,即收入呈现等量增加趋势,相对应的横坐标中,OX1、X1X2、X2X3的距离逐渐缩小,这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A商品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故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2013天津卷)下图是2004201

3、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 ( ) 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 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例2,解析:上图为折线图,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理解折线图的意思。该图表明20042012年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出口大于进口,这表明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C项正确;仅有进出口总额及顺差的信息既无法支撑“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产业结构”,也无法支撑“产品出口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A、B两项应排除。“走出去”侧重对外投资,学生多误选D项,主要是对“走出

4、去”的理解不到位。 答案:C,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 材料一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例3,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5、。 解析:该题有两问,这里重点分析前一问。第一问要求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此类设问的回答通常分两步: 第一步,描述事实(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即文字材料中我国最低工资在人均GDP及平均工资中的占比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图表材料中居民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而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 第二步,揭示问题(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即我国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答案:问题:与世界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

6、分配结构不合理。,2.反思 (1)“描述”类问题的考查特点 “描述”事物即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结合上述题组训练及解析,可以明确此类问题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中学政治教学,绝大部分知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形态呈现。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是高考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描述”类问题在选择题中常以“表明”、“体现”、“是”、“有”、“是指”等关系词出现,要求所选题肢对题干信息作出合理的概括、判断,突出了知识和能力考查的融合性,具有一定难度。,“描述”类问题常见于学科内综合题(全国新课标文综卷一般是第38题)的起始问中,试题提供经济图表和数据

7、,要求描述现象,并指出问题或实质。侧重考查学生从“材料”到“观点”,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题要求 学生在解答“描述”类选择题时普遍反映:“不会把握各类图表的特征及提取信息的技巧”;在解答非选择题时普遍反映:“入题容易,深入难”、“得分容易,得高分难”、“提取并描述显性信息容易,归纳概括隐性信息难”,等等。,综上所述,回答“描述”类问题的一般要求: 第一,把握各种材料(文字材料、图表材料和漫画材料)信息的呈现特点及提取和解读的方法。 第二,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设问要求,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对显性信息(现象)进行描述,力求全面。 第三:在描述相关经济信息基础上,挖掘隐含信息(即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或内部联系),揭示问题所在,力求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