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7332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专用)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考点4 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相关图像,依纲联想,栏目索引,核心梳理,真题重温,典题特训,1有关物质运输的8点核心提醒,核心梳理,(1)如右图,在达到渗透平衡时,只要存 在液面差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 液浓度。但若S1溶液中溶质分子能够通 过半透膜,则先是S1溶液液面升高,而 后S2液面升高,最后二者液面平齐。在渗透平衡时并非没有水分子移动而是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2)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在植物细胞失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而吸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

2、3)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4)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内因是由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5)水的跨膜运输并非只是自由扩散,也有可能是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也是协助扩散;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是主动运输出入细胞,但也可协助扩散(或离子通道)进出细胞。 (6)由物质移动方向确定运输方式:若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则一定是主动运输;若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则一般为被动运输,但也可能是主动运输。,(7)抓住关键点,区分“跨膜运输”与“胞吞和胞吐” 跨膜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动力来

3、自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其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其不但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胞吞和胞吐是借助膜的融合完成,其动力来自ATP供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其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8)理解原理,掌握影响因素:氧气浓度是通过影响细胞有氧呼吸速率来影响物质运输中的能量供应,但氧气浓度为零时,无氧呼吸也能为其提供能量;温度可影响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 (9)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进出细胞核也是通过跨膜运输,都具有选择性。,2探

4、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3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有生物活性,(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1判断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过程的相关叙述 (1)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2013新课标,3D和2014新课标,1C)( ),真题重温,(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 种方式,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 有影响(2010山东,3D)( ) (3)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

5、的融合(2014浙江,1D)( ) (4)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其方式分别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2012安徽,2A)( ),(5)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2012海南,6C)( ) (6)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是单向进行(2014四川,1A)( ) (7)在如右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 示意图中: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 Na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的运输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被动运输(2014安徽,2D)( ),2(2014北京,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

6、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解析 A项,由图示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甘油、CO2、O2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的,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项,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这些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膜对K、Na、Cl的通透性相同,说明人工膜对离子吸收无选择性,生物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的通透性,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离子通过

7、的物质,而人工膜上无协助离子通过的物质,故离子不是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的;,D项,甘油、CO2、O2、H2O等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也不同,说明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 C,3(实验原理判断)(2014新课标,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解析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

8、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红色花瓣是由液泡内花青素的颜色呈红色导致的,所以用红色花瓣作为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项正确。 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显绿色,液泡中细胞液的颜色接近无色,两者之间有颜色差异,因此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 通常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因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D项正确。 答案 B,4(2014新课标,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

9、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解析 A项,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组和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由于a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组吸水较多

10、,b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 B项,分析柱状图可知,f组细胞失水,而b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 C项,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D项,根据柱状图可知,在浓度为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c组细胞吸水,而在浓度为0.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d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答案 D,1.巧辨物质运输方式,练后反思,2本考点常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呼吸等生理功能相结合来进行命题,常依装置图、曲线图等形式来考查,有时题干给出的信息比较丰富,趋向于对具体

11、实例的分析来考查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同学们要学会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新情景(文字、图形、表格等),辨析探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影响因素。,练后反思,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典题特训,A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时,a和e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Na、K Bb过程无法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但能判断出膜外的b物质浓度高于膜内,C若此为红细胞膜,D具有特异性,若去掉它们,就不会发生凝集反应,说明D是一种抗原 D若此为肝细胞膜,当处于低血糖时,肝细胞可释放激素C(胰高血糖素),促进E(肝糖原)水解为F(葡萄糖) 解析 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钠离子浓度低于

12、膜外,故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a和e过程都为主动运输过程,故分别运输的物质是K、Na,A错误;,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则a的运输方式体现细胞膜选择透过性,B错误; 红细胞膜上的D糖蛋白具有特异性,若去掉它们,就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免疫反应),说明D是一种抗原,C正确; 若此为肝细胞膜,当血糖下降时,其可接受胰岛A细胞分泌的C胰高血糖素,促进E肝糖原转化为F葡萄糖,D错误。 答案 C,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若该图表示肌细胞膜,则b和d过程运输的气体可分别是O2和CO

13、2( ) (2)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膜,则抗利尿激素分泌时共穿过0层磷脂分子( ) (3)若该图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a( ) (4)由图可看出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 ),思维延伸,(5)若该图表示吞噬细胞膜,则其识别处理病原体与物质D有关( ) (6)若此为突出前膜,物质e可表示其释放的乙酰胆碱等小分子神经递质( ) (7)若此图表示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中侧,其中分布的液体为组织液( ) (8)若此图表示浆细胞的细胞膜,则该细胞能分泌抗体,其过程的发生依赖于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9)某些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吸收途径

14、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测可知Na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也会直接消耗ATP( ),2(2015海南,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于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解析 由题意可知,取生

15、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水分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考虑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答案 D,A第4 min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B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

16、溶质可能相同 C第2 min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 D图2中曲线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3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 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 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 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 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 第4 min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吸水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 两条曲线的差异主要由甲、乙溶液溶质不同造成的,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B错误; 据图1分析,第2 min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C错误;,分析题图2可知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状,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D正确。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