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720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大气运动,本专题对应的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初中中国地理气温、降水量的分布,一、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 的削弱作用,散射,二、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时间(以北 半球为例),空间,中国气温 时空分布,日变化,极值: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前后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日较差,较低纬度 较高纬度; 夏季 冬季;陆地 海洋 盆地谷地 平原;沙漠 潮湿地区 阴天 晴天; 高海拔 低海拔(高海拔高原相反),年变化,极值,陆地:最热月为 月,最冷月为 月 海洋:最热月为 月,最冷月为

2、 月,年较差,较低纬度 较高纬度; 陆地 海洋;高海拔 低海拔 多云雨区 少云雨区 植被覆盖地 裸地,14时,日出,大于,大于,小于,大于,大于,大于,小于,小于,7,1,8,2,小于,大于,小于,小于,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空间,中国气温 时空分布,垂直变化,水平变化,对流层中,,海拔升高1000m气温下降6C,近地面是对流层的直接热源,对流层中逆温现象,等温线判读,原因是,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时间(以北 半球为例),空间,中国气温 时空分布,冬季,夏季,温度带 划分,等温线 (密集/稀疏),1月0 等温线大致 沿 一线,南北温差 。主要影响因素有: 位置,北方太阳高度 , 时间短,获得的太阳

3、辐射少;北方受 风影响大,气温低,南方因为山脉阻挡削弱,受冬季风影响小。,密集,秦岭淮河,大,纬度,小,白昼,冬季,等温线 (密集/稀疏),南北 ,温差小,南方太阳高度 ,北方 时间长,太阳辐射南北差异小;受 影响,缩小了南北温差。,稀疏,普遍高温,大,白昼,夏季风,根据 ,中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塔里木盆地为 ,三江平原为 ,内蒙古高原为 ,云贵高原大部分为 ,海南岛为 。,积温,暖温带,中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三、热力环流,水平气压差异,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地面冷热不均,上拱,下弯,相反,阴雨,晴朗,太阳辐射纬度差异,比热容差异,四、风向风速(力)的受力分析,水平气

4、压梯度,地转偏向,摩擦,平行于,斜交于,五、大气环流,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光”即光照,或称太阳辐射、太阳能,单位是焦耳/厘米2分钟,是指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影响光照的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昼长)、天气的阴晴(云的削弱作用)、海拔(大气密度、削弱作用)、地面反射作用。 “热”即热量,通常以气温高低来衡量,单位为,对流层底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根源是太阳辐射。所以影响热量的因素有:纬度(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冷、暖空气)、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性质、下垫面状况、城市“热岛”效应等。,辨析: (1)海拔相近:高纬度地区光照优于低纬度地区,内陆地区光照优于沿海地

5、区(天气阴晴)。 (2)纬度相近:高海拔的地区光照优于低海拔地区(大气密度),气候干旱地区优于气候湿润地区(天气阴晴),北极地区优于南极地区(地面反射)。 (3)一般情况,低纬地区光热充足,高纬地区光热不足;中低纬的高山高原光多热少;中高纬内陆干旱地区光多热少。,例1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

6、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A,(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C,【解析】(1)A (2)C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逆温强度接近地面时较大,向上减小,A对。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第(2)题,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

7、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例2 (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 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8、D,D,【解析】 (1)D (2)D第(1)题,读图分析,根据图例判断,年平均雾日福建沿海最多,A错。黄海沿岸雾日多,B错。准噶尔盆地雾日较多,C错。柴达木盆地雾日最少,D对。 第(2)题,雾的形成要具备水汽、静风或逆温等条件。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水汽 凝结成雾,D对。秦岭阻挡冷空气南 下,水汽不易凝结,A错。气流受地 形阻挡抬升,易降雨,不是成雾, B错。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的 季节是夏季,C错。,变式训练 阅读图表,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

9、坡、泥石流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D,(2)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 2 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 A B C D,【解析】(1)C(2)B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A错;上海中雨,应防范城市内涝,B错;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C正确;西宁晴,温差较大,但高温温度不高,所以外出应做好防晒、防感冒准备,D错。 第(2)题,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主要是上海为阴雨天气,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大,而图中为大气的削弱作用,B正确。,D,1等温线的判

10、读 (1)判读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区分南、北半球和海陆分布。 (2)判读重要等温线经过的地区,明确气温的水平分布大势。如最冷月15、0,最热月20、0等温线。 (3)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冬密夏疏,陆密海疏,温带密,热带疏。 (4)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5)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大体平行。 海陆分布等温线“一陆南凸,七陆北凸”。受海洋影响较强的地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地形起伏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下垫面状况土壤、植被、水面、地面硬化程度及质地影响气温的高低。 洋

11、流性质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其他:如城市“热岛”效应等。,2等压线判读 (1)根据等压线的组合形态识别气压场的类型。高压中心、低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鞍部等。 (2)等压线图的分析方法: 判断气温:同水平面相邻地区,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判断气流垂直运动:气压高气流下沉,气压低气流上升。 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力愈大,反之风力愈小。 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首先画与过该点的局部等压线垂直的虚线短箭头且指向气压的低值区,箭头不要画得太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接

12、着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了3045角,画出实线短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风压定律: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3降水的形成、类型、分布(等降水量线判读) (1)降水形成 气温越低,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所含水汽量越少。降低温度可促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降水形成条件: a上升气流或水平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过程中,暖湿空气温度降低达到过饱和,水汽凝结(降水的重要条件); b空气中水汽足够多时(来自海洋和本地蒸发),空气易达到过饱和,水汽易凝结; c凝结核增多(城市上空云雾多),水汽易凝结。,(2)

13、 降水类型,(3)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依据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根据各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方向和疏密,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和变化快慢。 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 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且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雨岛”、“雾岛”、“热岛”效应)。,4等值线判读的共性方法技巧,例1 (2015全国新课标卷)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

14、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

15、,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第1题,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C,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年温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C时,冬季气温高,冰冻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易形成多年冻土。,(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第2题,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C,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的稳定性。,(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第3题,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热棒倾斜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试题分析: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