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79157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广西地理人教版一轮检测: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22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2题。1.地典型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A.从地到地B.从地到地C.从地到地D.从地到地答案1.B2.A解析第1题,地7月高温少雨,1月降水较多,气温在0以上,应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题,据图判断,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

2、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地到地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该图可以说明()A.自然界的碳循环只能在有机界进行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独立而存在D.人类目前还不能影响自然界的碳循环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环节M施加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减少环节N水量的变化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P和Q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调节环节L的水量季节变化答案3.B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可以在无机界循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人类目前通过破坏植被,大量使用

3、矿物燃料,能影响自然界的碳循环;地理环境中碳循环跨越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第4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不会减少海洋蒸发量;植树造林可以增大林地的蒸发量和降水量;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5.植被是()A.热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硬叶林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B.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D.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答案5.C6.D解析第5题,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6题,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变化,受热量的影响;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第78题。7.据图文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曲线为林地生态区的植被覆盖度B.N曲线的次高值为小麦生长茂盛期C.M曲线的最高值为玉米生

5、长茂盛期D.N曲线6月份最低与谷物轮作有关8.同一农业耕作区内同一作物植被覆盖度不同,最可能是()A.耕作制度不同B.气候条件不同C.土壤种类不同D.地形坡度不同答案7.C8.D解析第7题,华北平原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冬春季节为小麦,夏秋为玉米,夏初小麦收获后一段时期,耕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而森林春季树叶发芽,至夏秋随水热条件改善而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大,直至秋末落叶再次下降;据此可判断M表示林地,N表示耕地,则C项表述不正确。第8题,同一农业耕作区内,气候条件、土壤种类相同,则耕作制度也相差不大,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形坡度不同。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

6、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图1)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据此完成第910题。9.“绿桥”上面一般会种植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B.削弱过往车辆的光线和噪声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10.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答案9.B10.C解析第9题,“绿桥”的功能是野生动物走廊,其上种植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是为了削弱桥下公路上过往车辆的光线和噪声,故选B项。第10题

7、,根据班夫国家森林公园所处的位置判断,该地的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项。(2019安徽黄山一模)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24004000米、雪线以下的高寒山区,因为过度采挖,现已濒临灭绝,可喜的是人工种植天山雪莲的技术取得了突破。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的自然带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第1113题。11.人工种植天山雪莲最需要克服的是()光照强烈气温高土壤肥力差病虫害过多A.B.C.D.12.甲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雨林13.博格达峰雪线南北坡海拔不同,体现的是()A.垂直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非地带性差异D.纬度地带性答案11.D12.A13.C解析第11题

8、,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24004000米、雪线以下的高寒山区,适宜生长在光照强烈的环境,错误。人类活动区海拔较低,人工种植天山雪莲最需要克服的是气温高、病虫害过多等问题,正确。天山雪莲生长在雪线下的流石滩,适宜生长在土壤肥力差的环境,错误。第12题,从自然带递变规律分析,从山麓到甲地,依次是荒漠、草地、林地,甲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针叶林,A项正确。第13题,博格达峰雪线南北坡海拔不同,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体现的是非地带性差异,C项正确。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

9、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14.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15.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A.B.C.D.答案14.C15.B解析第14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15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2017山东临沂期中)读某时段国内红叶观赏区域图,完成第1617题。16.某旅行

10、社沿图示最佳观赏区开发红叶游精品线路,其设计的旅行时段应该是()A.9月下旬B.10月下旬C.11月下旬D.12月下旬17.为丰富红叶景观,图示最佳观赏区内欲栽培更多的红叶树种,选择的树种多为()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答案16.B17.B解析第16题,根据图示最佳观赏区的位置及出现红叶的先后顺序判断,10月下旬图示区域气温下降迅速,阳光强烈,易形成红叶。第17题,根据图示最佳观赏区的位置及出现红叶的先后顺序判断,图示最佳观赏区的地带性树种应为落叶阔叶林。一旅游爱好者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

11、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流石滩照片。据此完成第1820题。18.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A.积雪冰川带B.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D.山地灌丛带19.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20.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答案18.B19.C20.C解析第18题,根据图中“高山冰川”和文字中“如茵的低草”,结合图文中对流石滩特征的

12、描述,可判断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甸之间,属于高寒荒漠带。第19题,流石滩的遍地碎石是在高寒环境下,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反复冻融的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的堆积物。第20题,高山花卉植株低矮、匍匐在地表,反映了“地势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和“多大风”的环境特点。由于白天光照强烈,光合作用强,所以花色鲜艳。读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完成第2122题。2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D.针阔混交林带2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对其形成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B.山体坡度C.大气环流D.海拔

13、答案21.C22.B解析第21题,根据山地基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以及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甲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第22题,纬度位置和山体的相对高度影响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组合;受西风(大气环流)影响,博格达峰北坡形成山地针叶林带;山体坡度对其自然带的影响较小。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第2324题。2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米24.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A.温带

14、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答案23.D24.C解析第23题,根据山地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中降水最多的是丙地,则丙地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的山麓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913,该山地应位于亚热带地区;该地最冷月是7月,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应为寒流;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东坡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的海拔约为5300米,即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第2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为350毫米,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二、综合题(共52分)2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种。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图(1)说出岛屿东、西两侧的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2)分析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的原因。(3)分析该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答案(1)自然植被:岛东为热带雨林,岛西为热带草原。原因:岛东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加之沿岸暖流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