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22518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4济宁期末)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解析这则启事反映了当时的上海已经出现了近代照相业,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已经影响了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照相业 “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仅凭该广告也不足以说明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所谓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而

2、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帝国主义,材料也没有体现半殖民地的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2(2014广东十校联考)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

3、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此题应选D项。答案D3(2014邯郸调研)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工商业发展促进报纸产业多元化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解析关键信息: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题干反映的是报纸刊发秋瑾相关文章的历

4、史现象,带来的影响是“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说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故B项正确;报刊具有教化功能,但题干中的历史现象并没有反映这一点,故A项排除;题干并没有反映报纸事业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可能因“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而误选,其实这并不能说明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毕竟最后刊发了相关报道。答案B4(2014孝感一模)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

5、了崇洋媚外观念解析近代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把“啤酒”称为“卑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之外的补充,说明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已被西化”“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崇洋媚外观念”等信息,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5(2014皖南八校联考)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年份宗教世俗消息科技比评与建议1868年48%26%22%4%1869年36%36%9%19%1870年18%68%5%9%1871年16%46%23%15%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 D

6、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解析逐项分析,A项只体现宗教一栏的变化,不全面,故A项错误;B项只体现世俗消息一栏的变化,也不全面,故B项错误;C项只体现科技一栏,也不全面,故C项错误;D项比较全面反映表格的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6(2014广东十校联考)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解析A项说明的是电灯;B项说明的是报刊业的兴起;C项说明的是服饰的变革,男女平等;而D项在清初就已经开放,并不能反映新风尚。答案D7(2014江西省新课程适应性考

7、试)社会各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时期的饮食、服饰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对应反映的经济状况或社会思想不正确的是()A. 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B. 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C. 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D. 购物券/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解析长袍马褂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不能体现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故选A项。其他选项呈现的对应是正确的。答案A8.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近代上海社会出

8、现崇洋风尚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 BC D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正确;“莫不以洋为尚”说明正确。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不正确。答案A9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意时间1876年。依据所学知识

9、可知,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排除A项;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B项表述错误;当时国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绝大部分对火车等西方先进事物持抵制态度,只有少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先进事物,故D项表述错误。答案C10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周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清朝末年B20世纪40年代C

10、民国初年D20世纪50年代解析材料反映在婚礼现场,有人穿满清礼服,也有人穿西服,出现了中西服饰并存的局面。西式生活方式传入,固有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最有可能是在民国初年。答案C11.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 漫不加察,仍沿旧称, 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

11、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解析由题干中的命令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想在“称呼”上实现平等,但现实中无论是作为裁判官的政府公务人员还是作为普通公民的被告均沿袭前清称呼,这体现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答案为D项。答案D12.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

12、国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的认识。依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新情景,有轨电车属于新式交通工具,它的推广得到广告的促进,因此C项准确反映了材料信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4海门一诊)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

13、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四“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

14、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解读,前期报纸的兴办集中在上汉口、上海、香港、广州等大城市。“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体现甲午后瓜分在即,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一时报纸,兴也勃焉。”在社会上产生巨大震动;原因需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等角度分析得出。第(2)问,由材料二的信息翻译、归纳得出。第(3)问,“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抓住关键词:“宣传”、“劝告”、“革命主义” “不流血而获光复得出”。综合以上解答,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起到的积极作用。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以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