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1499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学习重点 1.认识错别字类型。2.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归纳常见的易写错的字。3.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皇帝写的错别字说明了什么? 答:_ 答案 写错别字是常见的事,稍不注意就可能写错,写错字的根本原因是不理解或曲解了字的意思。汉字,形态复杂,含义又多,很难分得清清楚楚,因此要多下功夫,不能一知半解,含糊其辞。 近些年来,社会用语不规范现象很严重,各种媒体、出版物的错别字特别多,用词不当现象也相当严重。因而人人都应当把“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纯洁而斗争”当作自己的职责。 阅读“给城市洗把脸”,完成下表。 内容 用意 “错”字招牌

2、错字“百出” 写错别字也违法 答案 内容 用意 “错”字招牌 错别字严重影响形象,大煞风景。 错字“百出” 语言文字被“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乱造简化字,如“鸡旦(蛋)”。 滥用外文字,如“E(异)想天开”。 生造网络字,如“小mm(妹妹)”。 写错别字也违法 不能把写错别字当儿戏。 1错别字是怎样产生的? 答:_ 答案 写错别字包括写“错字”和写“别字”两种错误。写“错字”主要是指手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来的“字”不成字。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另外,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也属于错别字。 2怎样消灭错别字? 答:_ 答案 (1)音

3、辨法 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如:“缀学”,此处将“辍学”(音chu)误写成“缀学”(音zhu)。 (2)形辨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潦”与“缭”形近音同,但形旁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意义不同。 (3)义辨法 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一愁莫展”的“愁”应改写为“筹”。“筹”的本义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或方法”,“一筹莫展”即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4)结构辨析法 即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的词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当

4、然,要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仅靠上述方法还不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多练多记,培养语感。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斡旋 蝇营狗苟 不容置喙 口慧而实不至 B剽窃未雨绸缪故计重演英雄所见略同 C贸然向隅而泣炙手可热在地愿为连理枝 D联袂毋用置疑摩肩接踵达则兼济天下 答案 C 解析 A项“慧”应为“惠”。B项“计”应为“技”。D项“用”应为“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深邃 隔阂 两全齐美 休戚相关 B白皙缱绻荒芜人烟猝不及防 C气韵端详硕大无朋枉口拨舌 D遴选商榷供认不讳投笔从戎 答案 D 解析 A项“齐”应为“其”。B项“芜”应为“无”。

5、C项“拨”应为“拔”。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答案 D 解析 A项“决”应为“绝”。B项“急”应为“疾”。C项“计”应为“济”。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籍贯 筹划 家具 百废待新 B翔实瞭望暴燥斐然成章 C肖像赢弱修葺搬师回朝 D迁徙戳穿针砭如愿以尝 答案 C 解析 A项“百

6、废待新”应为“百废待兴”。B项“暴燥”应为“暴躁”。C项“赢弱”应为“羸弱”,“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D项“如愿以尝”应为“如愿以偿”。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 D 解析 A项“精络”中的“精”应为“经”。B项“同甘共苦,祸福予共”中的“予”应为“与”。C项“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中的“即”应为“既”。 题型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例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

7、炭翁) (2)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贾谊过秦论) (4)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 (1)心忧炭贱愿天寒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加点的字,因音同或音近而易写错。“愿”易误写作“怨”,“幽”易误写作“忧”,“报”易误写作“抱”,“近”易误写作“劲”,“僮”易误写作“童”,“渚”易误写作“诸”,“萧萧”易误写作“潇潇”。应结合语境识记,如第(1)题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

8、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分析,“愿”字则不易写错。 解析 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在名句中大量存在,命题者常借此“刁难”考生。 例题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论语) (2)为有牺牲多壮志,_。(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答案 (1)小人长戚戚 (2)敢教日月换新天(其中加点的“长”易误写成与之义近音同的“常”,“教”易误写成与之义近音同的“叫”。可结合字形加以识记。) 解析 义近而形迥异的字在名句中也时有出现,加之读音相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 解题技巧 熟记初、高中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词和文章。 扩大阅读面,对广泛流传的诗文、名句也要熟记。

9、 学习时既动脑又动手,避免书写上的错误。 养成背诵习惯,学会巧记诗词曲文等名句名篇。 题型二 识记并正确书写汉字 例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想往 再接再励 装潢 金碧辉煌 B疏浚湮没无闻寒喧蜂涌而上 C松弛形将就木神采惹是生非 D熨帖大才小用折中真知卓见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C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以下括号中是正确的写法):形(行)将就木(“行”是“将要”的意思)。虽然有“惹事”的说法,但是在“惹是生非”中要用“是”,“是”与“非”相对。A项中有两个错别字:“想(向)往”“再接再励(厉)”(“励”是“劝勉”的意思,“厉”有“磨

10、、使锋利”的意思,“再接再厉”意为“一次又一次继续努力”,用的是“厉”的这个意思)。B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寒喧(暄)”“蜂涌(拥)而上”(“蜂拥而上”的“拥”是“聚集、拥挤”的意思)。D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大才(材)小用”“真知卓(灼)见”(“材”是木料的意思,“大材小用”意为大的材料用在小处;“灼”是“明亮、透彻”的意思,“卓”是“高明、高超”的意思,“卓见”指“高深的见解”,也可以说“灼见”,意为“明白透彻的见解”,但是“真知灼见”一词的固定用法是“灼见”)。 例题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国人似乎总是有一种诺贝尔奖的情结,每次诺贝尔奖公布后,都会有暂时的兴奋、莫名的伤感

11、;其实无论是否获奖,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都应该砥砺前行。 B如果势利者、功利者一轰而上,榨取名人文化效应,在过度娱乐和浅薄无聊中消解了科学精神的严肃与宏大,稀释了本该珍视的科学态度,恐怕就会得不偿失。 C雾霾的出现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过度地开发、超标地排放等行为,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天空成为了垃圾桶;雾霾的加重,说明空气承载力已到了零界点。 D微小的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聚沙成塔,积腋成裘,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踏踏实实地下苦功夫,才能做到旁征博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能力。 答案 A 解析 B项轰哄。C项零临。D项积腋成裘集腋成裘。 解题技巧 很多同学很少查字典、词典,即

12、使查,也只注意字形,而很少去看字义,导致记忆不牢固,容易遗忘,加上识记量大,所以容易弄混。因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因此,在识记字形时,必须注意汉字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狗吠深巷中,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潦水尽而寒潭清,_。(王勃滕王阁序) (3)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6)余立侍左右,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 (1)鸡鸣桑树颠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此情可待成追忆

13、 (4)烽火扬州路 (5)惶恐滩头说惶恐 (6)援疑质理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古诗文名句。(1)“颠”字易错。(2)“凝”字易错。(3)“忆”字易错。(4)“烽”字易错。(5)“惶恐”“滩”易错。(6)“援”“质理”易错。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 无边落木萧萧下,_。(杜甫登高) (2)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王羲之兰亭集序)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李清照声声慢) 子曰:“道不同,_。”(论语卫灵公) (4)闾阎扑地,_;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高山

14、仰止,_。(诗经车舝) 答案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尽长江滚滚来 (2)寄蜉蝣于天地 齐彭殇为妄作 (3)如今有谁堪摘 不相为谋 (4)钟鸣鼎食之家 景行行止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外名句和课内重点句子。(1)“知”是通假字,易错。“矣”容易漏。(2)“蜉蝣”“殇”字易错。(3)“堪摘”两字都易错。后一句为课外名句,不过较常见,关键是能背下来。(4)“鼎”字难写,后一句又出自课外,不过也是诗经中的名句。注意“行”“止”的写法。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_。(诗经氓) (2)青泥何盘盘,_。(李白蜀道难) (3)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 (4)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