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8621462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有配套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四 单 元 测 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山东泰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 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2.(广州)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53.(长沙)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

2、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 空气是混合物C .空气中不含有二氧化碳D. 氮气可以供给呼吸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5.(山东莱芜)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

3、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7.过氧化氢(H2O2)具有广泛的用途,医疗上可用于清理伤口,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是氧化物B过氧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C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8.(兰州)如图4-1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 是()图4-1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

4、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159.据报导,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17ONCl2),它对大脑会造成永久性损害。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盐酸氯胺酮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图4-210(四川雅安)蜡烛(足量)在如图4-3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4-3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3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此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3分)11(6分)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

5、部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3)铯(Cs)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铯离子 。12.(12分)图4-4中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图4-4(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_;_ ; ;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3.(6分)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图4-5(1)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

6、性。我能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2)通过类比、分析反应Na+Cl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14.(湖南株洲,9分)(1)已知在有机物中,氢元素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尿素CO(NH2)2也是一种有机物,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2)有些含氧化合物可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硅酸钠)可写成Na2OSiO2,H2SO4可写成SO3H2O,根据这种方法,铁酸亚铁Fe(Fe2O4)可写成Fe3O4或

7、Fe2O3FeO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15.(8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图4-6(1)A图实验的结论是 ;(2)B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图中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16. (江西,改编,12分)根据图4-7回答问题:图4-7(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AD或AF(填序号,下同),2KMnO4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

8、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提示:NaOH溶液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图4-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 mL量筒量取6 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a(填“a”或“b”)处刻度线保持水平。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17.(甘肃庆阳,7分)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

9、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15.7 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g氧元素。18.(湖南娄底,10分)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家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 g,需过氧乙酸 g,水 mL。(水=1 g/cm3)参考答案与点

10、拨第四单元测试一、1.C 点拨: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燃煤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2.C 点拨: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KCdCl3中K、Cl分别显+1价和-1价,设Cd的化合价为x,则可列式得:+1+x+(-1)3=0,可解得x =+2。3.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空气及其成分的用途。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杂质组成的混合物,B正确。4.D 点拨: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1、的物质。故D正确。5.C 点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A错;将铜丝换成木炭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无法测定氧气含量,B错;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D错。6.C 方法规律:解答本题可采用情景复现法,通过回顾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错误。7.C 点拨: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正确;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过氧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B正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

12、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错误;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6,D正确。8.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A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错误;该实验若成功,则集气瓶内只进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说明氮气难溶于水,C正确;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氧气将不能被完全消耗,进入水的体积会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D错误。9.D 点拨:盐酸氯胺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A错误;盐酸氯胺酮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3=156,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质量分数最大,B错误;盐酸氯胺酮

13、是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的,C错误;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7)16=1716,D正确。10.B 点拨:本题考查蜡烛燃烧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情况。由坐标图可以看出,燃烧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5%,A错;当氧气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蜡烛就会熄灭,B正确;由于在密闭容器中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错;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D错。二、11.(1)N2 (2)I (3)Cs+点拨:(1)一个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故氮气的化学式为N2;(2)碘的元素符号为I;(3)铯(C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铯离子,其符号为Cs+。12.(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与氧气发生反应 都属于化合反应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答案合理即可) (2)液态 (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拨:(1)硫、磷、铁和氧气反应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与氧气发生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都放热等。(2)甲实验进行时,硫先由固态变成液态。13.(1)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Cl2点拨:(1)在三个反应中,氧元素都是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了,且在反应中氧表现出氧化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具有氧化性。(2)分析反应不难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