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20536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对策的论文【关键词】 静脉; 穿刺;老年静脉穿刺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急救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在给体弱多病的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血管细,脆性大,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尤其对基层医院而言,对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是对护士技术上的考验。娴熟而准确的静脉穿刺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护士与患者或家属之间的纠纷。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现将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难点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1 难点患者因素肥胖水肿 由于患者皮下脂肪丰富或皮下组织液体积聚过多,肉眼不易观察到静脉。失血、失液 患者如大出血,腹泻,进食困难,体液不足,血管内压力不够,浅静脉充盈度小而影响穿

2、刺。心血管病 心血管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逐渐减退,皮肤组织松弛,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弹性差、脆性增加,如果是长期静脉给药及癌症化疗后的患者,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四肢几乎不易找到充盈良好的血管。操作因素 扎止血带时间过长;患者肢体远端供血不足;静脉回流障碍;静脉不明显;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以及静脉穿刺时的光线太弱或太强,都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护士方面部分护士心理素质差 在临床操作中,遇见找不到好血管,加上患者家属要求一针见血。或遇见熟人时,就产生紧张胆怯心理,在穿刺时又急于求成,这样往往成功率不高。部分护士的基本功不扎实,静脉穿刺操作不熟练 在操作时

3、没有看清、摸清血管走向或部位选择不准确的情况下进针,从而影响了穿刺的成功率。护士身心疲惫 目前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以至于很多护士在上班时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下,加上常常付出了劳动还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容易使她们产生消极情绪,导致穿刺成功率降低。2 对策加强学习,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理论水平 在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的同时,应反复体会进针动作,留心观察技术好、有经验的同事的操作过程,在同行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遵循操作原则 在穿刺过程中,要沉着冷静,集中精力,排除各种不良影响。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的时间应小于2min。在静脉暴露不明显时,应遵循静脉走行采用推挤的方法,还可采用分次

4、扎止血带的方法:系紧止血带后用手轻轻摩擦皮肤约1min,松开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 尤其对水肿患者,可将皮下水分暂时转移,而暴露静脉。这样可防止盲目寻找节约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应避开硬化血管,有计划使用血管,对于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要有计划地从远端到近端两侧交替选择血管。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应选择适宜的光线,同时应先用手指探明静脉的走向及深浅。以左手拇指压住静脉,使其固定。右手拇指在持针柄后,食指在针柄前,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20角为宜,对于肥胖患者进针的角度以3045为宜。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在沿静脉由浅入深,慢慢向前向下潜行刺入。老年患者在穿刺时忌快速进针和反复穿刺。

5、若使用留置针时,则在见回血时,应再向前平行推1cm。然后退针芯1cm后再缓慢地边退针芯边将套管针送入血管内。在打开调节器和松止血带时应轻、慢,因此类患者血管壁脆性大,管腔小,若送针和打开调节器及松止血带过快都易出现局部有渗液现象发生。进针后反复穿刺,容易形成皮下血肿。要有高度责任心 护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热爱自己的护理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每一位患者都要认真选择血管,穿刺前精神放松,准备好物品,认真检查针头是否堵塞及带钩。3 小结虽然长期静脉给药及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与交流,此类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一定会得到提高,成功率也一定会大大增加,还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会赢得家属和患者的信赖。做好静脉穿刺技术对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