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0344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纲展示 1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考点二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考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书写,考点五 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解题方法,一、本质和特征,考 点 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二、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MnO2,Cl2,HCl

2、,MnCl2,2 mol,2 mol,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请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2.单线桥法 请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 物、过氧化物等。例如:,Cl,SO2,NO或NO2,Mn2,Fe2或Fe,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 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例如:,Zn2,H,CO2,Fe3,S,I2,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2,H2O2,Fe3

3、,Fe,S,O2,H2O,还原,氧化,D,解析 明矾净化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纯碱去油污是利用Na2CO3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食醋除水垢是复分解反应,故A、B、C三项均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漂白粉漂白织物是利用HClO的强氧化性。,思维建模解决氧化还原概念辨析题思路 (1)要理清知识线索,B,B,解析:A.乙烯与HCl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非取代反应,该选项错误。B.油脂属于酯类,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得到的醇都是丙三醇(甘油),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该选项正确。C.ZnZn2的过程中,化合价升高,Zn被氧化,该选项错误。D.在两个反应中,H2O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H2

4、O在两个反应中均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该选项错误。,C,(5),(2),(3),(3)(4)(5),D,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认识 1氧化性是指物质_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_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_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_无关。例如: 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 强。,考点二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得电子,失电子,难易,多少,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来判断 一般而言,氧化还原反应总是由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

5、质反应,向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的方向进行。 氧化性:_; 还原性:_。,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流出,流入,正极,负极,氧化性较强,还原性较强,KMnO4MnO2,NaMgAl,F2Cl2Br2I2,Cl2S,HIHBrHCl,A,A,B,C,A,一、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_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值必_升高总值。,考 点 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等于,等于,二、强弱规律 氧化性_的氧化剂跟还原性_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_的还原产物和氧化性_的氧化产物。 应用:在适宜条

6、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还可用于判断某个反应能否发生。,较强,较强,较弱,较弱,三、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_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_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_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中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最高,最低,中间,四、转化规律(归中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_而不_;同种元素_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7、靠近,交叉,相邻,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表明电子转移情况。,优先,优先,反应,A,D,A,C,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_,而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必然_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步骤如下:,考 点 四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书写,电子转移,等于,示例如下:,二、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1熟记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Cl,O2,SO2,NO或NO2,Mn2,Fe2,Cl,H2O,I(HI),S

8、2(H2S),CO、C,H2,NH3,H2O2,Br,I2,S,CO2,H,NO,O2,Br2,1,H3PO4,正盐,弱碱性,6H2O2P43Ba(OH)2=2PH33Ba(H2PO2)2,5,8,H,5,4,H2O,2KMnO410KCl8H2SO4(浓)=6K2SO42MnSO45Cl28H2O,解析:依据氧化还原基本概念及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配平即可。,O2,FeS2,Fe2O3、SO2,Fe2O3、SO2,Fe、S,O,11,4,4、11、2、8,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规律计算配平。,5,1,3,3,3,3,2,16,10,2,5,8,3,6,2,1,3,2,9,3,3,5,3,2

9、,4OH,3,2,5,2,5,6H,2,5,8,H2、Cl2,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反思归纳 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首先要正确标出变价元素的化 合价。 2.离子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 恒及电子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_得到的电子总数与_失去的电子总数_,即得失电子守恒。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考 点 五 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解题方法,氧化剂,还原剂,相等,D,B,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