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0245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 新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但距盛世仅一百来年的时间,便陡然发生天翻地覆的逆转。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迅速在世界潮流中没落,陷入受侮挨打的局面。,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 与“闭关锁国”,水稻,核桃,粟,葡萄,玉米,石榴,红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猜一猜,这些作物是何时栽培或引入中国的?,河姆渡,半坡,汉朝,明代,明朝杰出的科学家 徐光启: “甘薯所在, 居人便有半年之粮。”,明代松江府的棉布,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成中心。,南方的棉织业中心,苏州的丝绸,南京的云锦,云锦是丝绸中最高贵的一种,有“寸锦寸金”之说。 云锦是明清皇帝御用

2、物品。明清皇帝在江宁(南京)设置织造府。,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云锦苏杭愁。,苏州明代丝织 中心,南京清代丝织 中心,景德镇的青花瓷,青花海水行龙瓷扁瓶,明朝青花盘,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皇都积胜图(北京),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南都繁会图(南京),祁 县 乔 氏,【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胡雪岩:著名的徽商,早年在各省设立银号20多处,并经营中药、丝茶生意,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

3、达2000万两以上。后又入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顶商人”,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引进推广新农作物,棉织业,从南方推广到北方,丝织业,苏州(明)、南京(清),制瓷业,景德镇 青花瓷,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商贸城市,商人群体,北京 南京,晋商 徽商,明清商品经济的活跃,促使一些行业出现新的变化,明朝小说醒世恒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有一张织机,养几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他们织得绸缎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钱,不到十年,他们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1.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机 工”“机户”各指什么

4、? 2.这种关系何时产生?产生于什么地区?哪种行业?,机 户,机 工,雇 用,被雇用,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萌芽,二、“闭关锁国”政策,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原因,(1)小农经济自给自足,(2)统治者以农为本、“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3)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和外国入侵者交往,表现,清初40年 统一台湾后 英商宁波贸易后,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 清初40年, 统一台湾后, 英商宁波贸易后,严厉的禁海政策,四口通商,但有严格限制,广州,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片板不准下海”,广州

5、一口通商,广州通商口岸,十三行商人和外商洽谈贸易,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闭关锁国政策利弊谈,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逐步落后。,弊:,担心西方殖民者侵犯国家领土和主权。,我来说一说,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历史。,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今天 ,“闭关锁国”带来的思考,明清经济故地游,明代丝织业

6、中心 中国瓷都 明清全国性商贸城市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地,北京、南京 苏州、松江 景德镇 苏州,课堂小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原因,(1)小农经济自给自足,(2)统治者以农为本、“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3)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和外国入侵者交往,表现,清初40年 统一台湾后 英商宁波贸易后,影响,利:对于侵略活动,起到自卫作用 弊:落后于世界,1.(2012安徽)“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 A.君主专制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对外贸易 2.(2011湖北黄石)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

7、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闭关锁国政策,3. (2011广东深圳)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 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B. C. D. 4. (2008江苏苏州)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鲁商 D.鲁商和晋商,5.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经同行朋友介绍,雇佣了五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情境最早出现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 6.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生产 B.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明朝的大商人很多 D.明代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材料三:清朝初年,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乾隆年间,只准开放一处地方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什么政策?,答: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这一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危害是什么? (4)材料三中说的“这一处地方”是什么地方?,(2)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统治者以农为本、“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 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和外国入侵者交往。,答: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逐步落后。,答:广州十三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