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7504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 言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东渐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背景),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014届高三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之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

2、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思想解放的潮流 (1)睁眼看世界(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魏源的海国图志 (2)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 孙中山/黄兴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 陈独秀/李大钊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考点清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救亡图存,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三个阶段,复习策略,一条线索,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内容,实践,探索的阶级与派别:,特点:,历程:天朝上国睁眼看世界维新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与救亡图存并行 逐步深入、

3、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背景/主张特定历史环境与思想文化 主张对传统文化批判和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深入 背景/人物不同阶层不同环境导致主张的差异 背景/影响思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学法指导,一 “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792年马戛尔尼来华,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华谋求商务利益,因为不愿意三跪九叩的仪式觐见中国君主,乾隆恼怒,视之为“无知”“妄自骄矜”之辈。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无有”打发了马的通商请求。,1.鸦片战争前中西交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为何会呈现这样的特点?,交往非常艰难,难有成果,“华尊夷

4、卑”的文化观念,“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华夏,狄,夷,蛮,戎,禽兽,禽兽,禽兽,禽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从文化层面来讲,“华夏当然最开化,其次是夷狄,禽兽则完全未开化”,拓展,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说: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二百多年前一个英国人看透了中国,世界之潮流?,欧美大事记,清朝大事记,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51,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689,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

5、 1748,孟德斯鸠发表著作论法的精神 1762年4月,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 1771,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 1787,美国通过了联邦宪法 1825,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1866,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代议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明亡 清闭关锁国专制强化重农抑商文字狱,1644,崇祯帝自缢于煤山老槐树上,太监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矮点的海棠树上 1685,康熙24年设置粤海关,仅许广州一地进行海外贸易 1713,康熙52年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因南山集案被处斩,其16岁以上的同族均被斩杀 1726,雍正皇帝谕“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1729,雍正7年成立军机处 1755,乾隆20年,

6、因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清浊”,胡中藻被判处斩首。,东西方不同点,近代世界之潮流: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向欧美西方式的近代社会),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 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 思想文化理性化(启蒙运动) ?,世界近代化潮流,一 “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补充后三点) (1)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2)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3)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4)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5)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2、先驱:,林则徐、魏源,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 林则徐

7、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 偏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正确策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实践: 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主持编写四洲志和华事夷言。,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张迂怪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魏源,反映的实质问题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魏源海国图志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

8、国图志,2)魏源:,海国图志是一部什么书? 该书主要思想是什么? 这种思想提出有什么意义?,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思想解放的开端),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

9、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知识拓展:海国图志的遭遇,(1)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2)守旧官吏为什么认为它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因为它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强调要“向西方学习”,这是对中国士大夫长期以来“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千年传统观念(“贵华夏”“贱夷狄”);读书人埋首故纸堆;长期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1)大都否定批判,1851年,中国一艘商船驶入日本长崎港,照例查检违禁品,翻出3部海国图志。这些书最终都被幕府官员和学者买去。此后几年,海国图志仍不断偷渡日本,计有15部,有的“被官方征用”,有的

10、流入市场,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价格涨了3倍。而在它的祖国,海国图志出版后几乎无人问津。 1854年(咸丰4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奉之为“宝鉴”。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争覆辙的危险,各界深感不安。海国图志所着力宣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正好适合了日本人民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与海国图志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知识拓展:海国图志的遭遇,佐久间象山(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

11、 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人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另一位维新志士横井小楠,也是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得到了启发,与佐久间象山共同提出了日本“开国论”的思想。他们在吸收归纳海国图志的精髓后指出,日本发展之路必是“东洋道德与西洋技术的结合”。 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3)日本有识之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 对日本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肯定、赞扬并积极学习吸收; 促进了日本维新思

12、想的发展和完善。,3)洋务派 “中体西用”,李鸿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对“睁眼”如何理解,为什么用“睁眼看世界”来评价林则徐、魏源等人的西学活动?,率先、主动了解西学、学习西方。,开启近代西学的第一步,以“师夷”为手段达到“制夷”的目

13、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第一阶段器物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 1、时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 3、代表: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 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5、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小结: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如何认识这时期的西学活动?,1. 内容: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2. 手段: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进行宣

14、传,几乎没有实践活动; 3. 目的、作用:确立了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富强,探究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主流,具有开先河、启迪的作用; 4. 局限:由于认识不足,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1.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A. B. C. D.,2.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

15、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B,B,3.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 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 只有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才能“自强”“求富”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学说来挽救清政府 A. B. C. D.,A,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正如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里说的,“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 ,然而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就像光绪皇帝的醒悟,就似乎象征着整个中国的一种反应,就是在惊慌失措以后的紧张和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光,问:结合材料分析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惨败,洋务运动破产的刺激。,1.背景,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二 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提出制度上变革的要求:批判中国的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康有为: 18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