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829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空 气,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理解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并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了解空气的组成。,重点难点,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教学准备,多媒体、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水、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红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空气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可对空气的组成,相信大家都不十分的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教学过程,二、推进新课 过渡因为空气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空气的主要成分 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借助天平,以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教学过程,图片展示 分析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教学过程,实验探究 1实验导入 师:下面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

3、气里氧气的含量。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没有物质。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进行实验,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纯净物和混合物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8页最后两段内容,填写下表:,教学过程,注意:自然界的海水、河水中均存在一些除水以外的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则属于纯净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分析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如氧气、氮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

4、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教学板书,教学反思,教学时,应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2)从回忆小 学自然课中关于空气的小实验引入;(3)引导学生阅读。阅读前可以提出几个具体问题来加以指导。 要引导学生分析“大气污染”的漫画。此图的中部表示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些原因和做法,下部是大气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上部是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也可以结合美术课,让学生自己画出身边的环境,然后开辟专栏,供大家展示。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得以提高。,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

5、护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及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准备,有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作用的图片以及大气污染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离不开的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等都有哪些性质? 同时如果我们不能

6、很好地保护空气,也会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危害,那么哪些不当做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何防治大气的污染呢?接下来,我们就空气的用途以及保护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二、推进新课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师请各小组出示所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结合图片,师生共同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的用途。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1氧气 分析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主要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教学过程,2氮气 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 回答生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生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生丙:为了防

7、止食品变质。 分析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性质非常稳定;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性质稳定这一性质。除此之外,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主要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教学过程,师: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可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

8、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教学过程,(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结论(1)能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教学过程,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并完成下表吗?,教学过程,3.稀有气体 师: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 分析稀有气体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由于稀有气

9、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侯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惰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叫为稀有气体。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 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主要用途(1)保护气(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5)麻醉剂,教学过程,(二)保护空气 师:空气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离不开空气,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离不开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保护空气成了人类新的课题。 展示环境较好的一组

10、图片,环境被污染的一组图片。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之后,教师提出问题: (1)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事件?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讨论后回答:(1)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等。,教学过程,(2)温室效应会使海平面上升、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思考假如你当了环境局局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 回答(1)大量植树造林,鼓励市民种草养花。 (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 (3)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 (4)汽车不再用汽油,而用燃气。 (5)加大检测汽车尾气的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教学板书,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前应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是一些与本地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件,让学生感觉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书中提供的空气质量日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保护空气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